的重要美德,同时又是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诗经》有言:“人而无礼,胡不遗死?”孔子说:“不学礼,无以亘。”
礼貌,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最起码的社jiāo常识,作为一种待人接物的形式,礼貌体现了一个人的内涵与修养,也是正确处理与他人关系的方法。它不用花钱,却能赢得一切。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中更应具备礼貌这种基本素质,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引起别人重视的第一印象。
可是,往往有些人,却连这种最普通的常识也忽略,使别人对其印象,大打折扣。
不要忽略别人的存在
有人喜欢在大庭广众或聚会中,与别人jiāo头接耳、细声说、大声笑,完全不理会他人,不遵守公共秩序,弄得在场的人都十分不快,这是一种十分不好的习惯,有什么重要的事,为何不在人少或私底下说呢?何必一定要这样招人注目,惹人讨厌呢?
春秋时,陈国国君灵公在夏徵舒家里饮酒,说话就很不注意场合和礼貌,导致招来杀身之祸。当时他嘲弄孔宁、仪行父两位大夫说:“徵舒和你俩和你像。”而那两位大夫也毫不客气地回敬说:“和您也很像。”不言而喻,他的意思就是指三人均和夏徵舒的母亲有暧昧关系。结果,陈灵公后来被夏徵舒用箭shè死。
第98节:告诉你事实的真相(2)
无独有偶,说话不礼貌更甚者,造成了“一言祸国”的下场。
三国时,东吴孙权想加强孙刘两家的联盟,希望和关羽结成儿女亲家,于是派遣使者为儿子求婚。但关羽小觑孙权,出言不逊,声称“虎女”焉能嫁“犬子”?导致孙吴联盟破坏,自己不仅掉了脑袋,丢了荆州,还连累张飞、刘备相继身亡,导致蜀国国力受到严重削弱。
实际上,对别人的礼貌体现了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这种尊重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最真实的表达。
有一位著名专栏作家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
“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他们继续前行时,哈理斯问道。
“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朋友说。
“那么你为什么还对他那么客气?”作家问他。
朋友答道:“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呢?
在与他人jiāo往中,如果能做到言之有礼,谈吐文雅,就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样也会有益于人际jiāo往;相反,如果满嘴脏话,甚至恶语伤人,令人反感讨厌则是必然的,自然会不利于你的为人处世。
勿以礼小而不为
礼貌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表现在语言上、着装上、举止上等等,但它有自身的规律xìng,其基本的礼仪原则:首先就是敬人的原则,不要忽略别人的存在;其次就是自律的原则,要做到发自内心的真诚,克己慎重、自我反省,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论语》有言:“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对待品德不端的小人,对他们抱严厉的态度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在内心不憎恨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做到尊敬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在于对他们真正有礼。
还有一点就是适度的原则,在人际jiāo往、为人处世中,要做到适度得体,掌握分寸,注意细节。
敲门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咚咚乱敲,声急而响,则显得冒冒失失,长此以往则形成了没礼貌的“习惯”;还有一种是用拳头去砸,边砸边大叫大嚷:“开门,开门!”言行显得极为鲁莽,这就不只是不讲礼貌了,而是显得无知,难免让人厌恶;更有甚者,用脚踢门,咚咚巨响,这类人完全失去了为人处世起码的修养,理应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