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35周年纪念讨论会上作现状和问题的主要发言的7名学者的年龄在55岁以下,其中40岁以下的4名,最年轻的只有32岁。近年来,除日本道教学会以外,还成立了一些新的团体,如大正大学的"道教谈话会",关西地区的"中国古代养生思想研究会"以及"道教文化研究会"等等。

    三,道教学的独立。日本道教研究长期依附于中国哲学和佛教研究之中。直到1974年,京都大学福永光司教授受聘于东京大学,担任该校中国哲学中国文学第三讲座"道教"的讲席,首次开设了"道教学"专业课程,培养了一批新一代学者。到了1983年,在第31届国际东洋学会上建立了"儒教和道教"作为独立的第四部会。1985年,在巴黎大学举行了题为"道教和日本文化"的日法学术讨论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又召开了"道教仪轨及音乐国际讨论会"。所有这些都表明,不论在日本或者是在世界范围,道教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已经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

    四,新材料的发现。多次重印《道藏》《续道藏》和《道藏辑要》,为道教研究得以展开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关于敦煌文书的目录和图录也相继整理出版'特别是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以及其他帛书文献的发现和出版,对道教研究产生了决定xìng的影响。

    五,研究范围扩大。日本道教研究原来多集中于历史和经典。在这一时期中,中国大陆道教、台湾道教、香港道教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社会中的道教都已成为道教研究的新对象。其次,开始重视对道教"仪礼"的研究。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和著作,目前可以列举的有:早稻田大学教授福井文雅:《中国思想研究和现状》《欧美的东方学研究和比较论》等;东京大学教授田仲一成:《中国乡村祭祀研究》《中国的宗族与演剧》等;东京大学教授蜂屋邦夫:《中国道教的现状--道士、道协、道观》《金代道教研究》等;京都大学副教授麦谷邦夫:《道家、道教中的气》《大洞真经三十九章及其它》《老子想尔注索引》《真诰索引》等。

    日本的道教研究经过近百年的积累,按照道教文化综合体的特点,其独立的道教学大致已形成10个门类:(1)关于道教的一般著作;(2)道教史;(3)道教和民俗、信仰、历法,道教和文学;(4)道教和科学;(5)道教和儒教、佛教;(6)道教思想和哲学;(7)道教经典和文献研究;(8)道教的传播;(9)道观、道士和科仪、节庆;(10)学术动向。在战后道教研究的高潮期,日本道教研究的重点,在思想史方面是三教关系史的研究、"气"的研究、道教定义研究;在道教经典方面是道藏研究、道藏目录编制、道教文献、敦煌出土文书、道教史材料和新修道藏问题;在道教文学方面是确定定义和范围、方法;

    在道教民俗方面是重点调查中国大陆民俗、道教仪礼以及文献和仪礼实际的比较;在道教和中国科技史方面是加强炼丹术和养生术的研究。因此,这一时期的日本道教研究的规模无疑将远较过去来得宏大。

    1983年日本平河出版社出版了由福井康顺、山崎宏、木村英一和酒井忠夫监修的《道教》三卷本,可以视为日本新时期道教研究的起点和历史总结。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90年出版了中译本。

    英国的道教研究

    英国研究道教最著名的学者,当推李约瑟(1900~)。李约瑟从40年代末开始对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研究。从1954年起出版多卷本的《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中译本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全书原拟出七册,现在计划出版二十册。其中与道教有密切关系的有第2卷《科学思想史》(1956)、第3卷《数学与天、地科学》(1959)中的地科学部分、第4卷《物理学和物理技术》中的第1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