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他以台南道士陈荣盛为师,研究台湾南部灵宝清微宗科仪、制度。1970年回法国后,任法国高等研究院教授。1975年出任欧洲研究中国协会的秘书长,并且主持了国际规模的《道藏索引和提要》的编制工作,参加这一系统审核《道藏》中各种经籍的作者、流派、年代和内容以及编制索引工作的专家有法国、意大利、丹麦、荷兰、瑞士、德国和美国的汉学家。施舟人的主要著作有:《汉武帝内传研究》《道教的分灯》《黄庭经索引》《抱朴子内篇通检》《抱朴子外篇通检》《云笈七索引》《道藏通检》《道教的总体》等等。《不列颠百科全书》称《汉武帝内传研究》是"对于道教徒传记小说的翻译以及对茅山派宗教仪式背景的研究"。日本学者福井文雅评价施博尔教授"不仅是法国,也是欧洲站在世界道教研究第一线上的人物"。1989年,施博尔就任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所长。
目前法国还有一些道教研究学者分别在法国远东学院和有关大学工作。普鲁旺斯大学的伊莎贝拉奥比奈教授专攻道教思想。她的《七世纪以前对〈道德经〉的评注》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严遵、河上公、王弼、梁武帝、周弘正、成玄英对《道德经》的评注。她认为,严遵的注"属于'哲学的'道家学说",但由于同佛教学说的对抗而作出一系列调整。她又认为"由于河上公的缘故,《道德经》成了既是一本讲统治术的教科书,又是一本讲长生不老方法的教科书。因此,河上公的评注摆脱了庄子、淮南子、韩非子或严遵等把《道德经》看作是掩盖政治上的考虑那种本体论,也完全不同于后来的王弼对《道德经》所作的那种形而上学的解释"。而王弼的注是"代表称之为第三世纪玄学的新道学派的看法"。奥比奈教授的巨著《道教历史上的上清派的革命》,对茅山上清派历史、人物和经典作了详尽的研究,并因此获得了法国国家博士的称号。法国远东研究院的约翰拉格威(劳格文)也是一位很有前途的中年学者。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并在哈佛获得了东西语言和文化博士学位,1977年后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