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万物的关系,《道体论》称:
"就体实而言,物即是道,道即是物。"CM而刘一明的《修真辨难》更进一步说:"一yīn一阳之谓道,是就道之用言;无形无象,是就道之体言。太极未分之时,道包yīn阳;太极既分之后,yīn阳生道。……道者yīn阳之根本,yīn阳者道之发挥。所谓太极分而为yīn阳,yīn阳合而成太极,一而二,二而一也。"ND人物之道,大致是指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观。《老子》第七十七章指出:"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说明《老子》已经认识到阶级社会贫富不均,存在着"损奉"的不公正现象,并且认为只有有道的人,即能遵行自然规律的人,才能自觉地将"有余"奉献给社会。因此,《老子》的社会理想是平均的社会。《太平经》提出了实现"太平"世界的理想,称:"太者,大也。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大于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jiān私也;平者,比若地居下,主执平也。"道气"行于天下地上,yīn阳相得;jiāo而为和,与中和气三合,共养凡物,三气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太者,大也;平者,正也;
气者,主养以通和也;得此以治,太平而和且大正也。"而要实现太平世界,"三气相爱相通",指的就是"君明、臣良、民顺",也就是君、臣和民都要有道、有德。但是关键是君,因此,《天谶支干相配法》称,"国有道与德,而君臣贤明,则民从也"。NE《老子想尔注》则认为"人行道,不违诫,渊深似道","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NF将人的行道和遵守戒律联系在一起。五代道士谭峭的《化书》中也以"道"作为核心,认为"道"有"委"(体)和"用"的两重职能。"委"(体)就是"虚","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至于"用",就是"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无论是"体"或者"用",道的作用过程都体现于一个"化"字。谭峭探讨了社会的演化及治理的办法,指出人类社会自从出现"尊卑"后,统治者就"奢dàng化聚敛,聚敛化欺罔,欺罔化形戮,形戮化悖乱,悖乱化甲兵,甲兵化争夺,争夺化败亡"。而天下之动乱是起于压迫,盗贼起于聚敛。"天子作弓矢以威天下,天下盗弓矢以侮天子"。因此,谭峭主张"能均其食者,天下可以治",由国君开始尚俭,使国君和民众平等相待,共同享受,没有剥削和压迫,"心相通而后神相通,神相通而后气相通,气相通而后形相通。"NG这种神气形相通的社会,就是道之"用"的社会,就是以"道"来治国平天下的社会。
鬼神之道,大致就是鬼魂观,指的是道教对于人死以后归宿的一种认识。"鬼"字在甲骨文中就出现过,象形字,犹如一个盖着东西的死人的脸。《说文》解"鬼"字作"人归为鬼"。归就是死的意思。《礼记祭法》篇则称:"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因此,汉民族早就有了人死后变成鬼的观念。《左传》昭公七年又有进一步的记载:"子产曰: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NH这就是说人既有魄又有魂,魄附在人的ròu体,魂附在人的精神。
人死后"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老子》中没有"鬼"这个字,但是作为先秦墨家的著作《墨子明鬼》下篇,认为鬼神是实有的,而且将天下的鬼分为"天鬼","山水鬼神","人死而为鬼"三类。其中的"天鬼"和"山水鬼神",相当于后世的"天神"和"山水神"。墨家还认为,对于人的行为善恶,"鬼神之明必知之","鬼神之罚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