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之间的感应关系。天人感应是一种经过董仲舒的提倡而在汉代得到广泛流行的思潮。道教从它一产生就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深刻影响。在它的教义体系中,不仅是天和人相感应,而且四个要素都处在相互感应的关系之中。《太平经》说到"人者,天之子也,当象天为行","夫有至道明德仁善之心,乃上与天星历相应,神灵以明其行"。QJ意思是人的行为是同天上星历运动相应的。《三天内解经》称:"日月则有幽明之分,寒暑则有生杀之气,雷电则有出入之期,风雨则有动静之节,人则有贤愚之质、善恶之xìng、刚柔之气、寿夭之命、贵贱之位、尊卑之序、吉凶之证、穷达之期。"QK这就是说人的差异和变化同天地日月的差异和变化都是相应的。《太平经》还认为"人君善于内,风雨及时于外,故瑞应反从人胸中来",反之,如果人君逆yīn阳,背天心,那么"水旱气乖逆,流灾积成,变怪不可止,名为灾异"。QL因此,在道教看来,自然界的祥瑞和灾异,都同人的行为特别是人君的行为相感应的。正因为"天长地久",永无止境,所以人只要循天法地就可以与道合真,长生不死。至于鬼道与其他三要素的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唐末五代道士谭峭《化书》称:"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复化虚,虚复化为神,神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物,化化不间,由环之无穷。"QM生死的循环,就是人鬼的循环相生。同时,鬼又可能加害于人,人亦能以术制鬼,这又是人鬼之相克。至于人鬼之间的相应关系、齐梁道士陶弘景称"天地间事理,乃不可限以胸臆而寻之,此幽显中都是有三部,皆相关类也,上则仙,中则人,下则鬼。人善者得为仙,仙之谪者更为人,人恶者更为鬼,鬼福者复为人,鬼法人,人法仙,循环往来,触类相同,正是隐显小小之隔耳。"RD
教义体系的形成是个历史过程
任何一种思想体系都有一个发端、形成和演进的过程,道教的教义思想体系同样如此。东汉末年,道教在初创时主要是继承两汉道家中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方仙道和黄老道的思想成果,在自己的教义中形成了对于宇宙生成及其运行的认识,即天道、地道、人道和鬼道等四要素的部分基本内容。
《老子想尔注》认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的命题,将其"气"的宇宙论建立在神哲学的基础之上。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和齐梁陶弘景《真诰》等著作,对道教教义的发展重点仍在于全面阐述其宇宙观和神仙观,即充实了四个要素的内容。隋唐五代和北宋时期,道教教义体系逐渐构建完成,以道和德为核心的四要素结构关系渐趋完整。一些著名的高道,如司马承祯、吴筠、杜光庭和谭峭等,都有著作传世。南宋以后,随着道教内丹术的发展,教义思想则主要以探究人的禀赋为重点,并且采用了儒家的关于xìng命和心学的某些观点充实人道要素的内容,并在神仙观念上作了巨大的调整,即把不死不灭、ròu身永存和白日飞升的神仙扩大为"孝养师长、父母,六度万行方便,救一切众生,断除十恶,不杀生,不食酒ròu,邪非偷盗,出意同天心,正直无私"的人,即生活在凡人之中的神仙,全真教派的创始人王重阳称此类人为"天仙"。RE直到清末,由于社会的演变和发展,道教失去了朝廷的扶持,教义思想又未能适应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也没有出现新的思想家在四个要素中充实新的内容以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因此,道教教义体系逐渐缺乏活力,其影响也逐渐减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正常宗教生活的恢复与稳定,道教界的有识之士,越来越认识到道教的教义思想,必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