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命玄范诰咒妙经》《太上元阳上帝元始天尊说火车王灵官真经》《元始天尊说yào王救八十一难真经》《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太上大圣朗灵上将护国妙经》《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太上洞玄灵宝五显观华光本行妙经》《逍遥墟经》《徐仙翰藻》《赞灵集》《徐仙真录》《搜神记》《许真君玉匣记》《依托许逊)《玄帝感应灵签》(前附"玄天上帝百字圣号")《吕祖志》等,颇能反映元明时代民间道教信仰之盛况。其中《搜神记》虽编于元代,但引有《宋国朝会要》《宋真宗实录》和宋真宗亲制《灵遇记》等,对诸神仙封号大多标明时间,颇有资料价值。

    《无生诀经》摘引佛教释迦牟尼及诸大师、和尚语,尤体现出道、释二教融合的趋势和道教成仙观念的转变。同时代人焦的《老子翼》和《庄子翼》,附录有王安石《庄子论》、苏轼《庄子祠堂记》、王《杂说》、李士表《庄子九论》等文章,对研究老、庄哲学均有参考价值。

    《万历续道藏》亦系经折本。经板已不存。现通行本均为与《正统道藏》合印的影印本。

    《道藏阙经目录》

    《道藏阙经目录》,上下两卷。不著撰人。《正统道藏》收入还一部。卷上书题下小注云:"于旧目录内抄出"。据该《目录》最末所列为《烟霞录》《绎仙传》《婺仙传》等书,是秦志安纂修元《玄都宝藏》时所增入,①可知上云"旧目录"系指元《玄都宝藏》目录,而此《阙经目录》自是明刊《正统道藏》时,参校元《玄都宝藏》时所得之缺经目录。陈垣先生说:"今本《阙经目录》,即明正统刊藏时校元藏所阙之目录,其次第同也。"②明《正统道藏》于正统九年(1444)刊板,此《阙经目录》当成于此前不久。

    《目录》上下二卷共著录道书七百九十三种,除三种重出不计外,实著录道书七百九十种(上卷三百八十五种,下卷四百零五种)。每种书或著录卷数,或不著录,如以未著录卷数之书每种为一卷计,则卷上三百八十五种共八百三十九卷(其中《北帝神咒妙经》千卷当为十卷之误),卷下四百零五种共一千二百十九卷,总为二千零五十八卷。此数近于元《玄都宝藏》(七千八百余卷)与《正统道藏》(五千三百零五卷)之差数。就是说,经过元代禁经,致约二千五百卷道书被禁佚失了。

    此《目录》仅分上下卷,而未分类,但仔细分辨,仍可看出元藏是按三洞四辅分类法排列的:

    卷上自《洞真太上紫微始青道经》至《玉清丹阳xìng元真一妙经》,计百余种,主要著录洞真部典籍,间杂部分洞玄部和太玄部书。其中有多种六朝古籍,如《洞真上清变化七十四方经》《洞真上清太上zhēn rén八素阳歌九章经》《洞真上清琼宫五帝灵飞六甲内文经》《上清真迹题秩目》《上清高上元始玉真谱录》《上清中央黄老君太丹隐书流金火铃》,以及《玉纬经》《众经目录》(即《太上众经目》)等。又有部分唐代道书,如司马承祯之《修真秘旨》和《修真秘旨事目历》、张仙庭《三洞琼纲》等。

    自《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至《希夷先生直解周易》,计一百二十余种,大多为洞玄部道书,只间杂有数种注《易》象数书。其中有《灵宝三部八景二十四生录》《洞玄灵宝太上高上太真科令》三卷、《洞玄灵宝玄门宝海》一百二十卷等灵宝要籍。所录之《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升玄内教经》等多种,曾有唐人写本,藏于敦煌卷子中。

    自《洞神大有录图》至《太上洞神三皇上元六直斋仪》,计六十三种,系洞神部(包括洞渊、北帝类)道书。

    自卷上之《自然经》至卷下之《一切道经音义》,计一百零七种,多为太玄部书。其中多种经书冠以"太上混元上德皇帝"之名,可见元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