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邑司以属之。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为妙应zhēn rén。
据传孙思邈擅长yīn阳、推步,妙解数术。终身不仕,隐于山林。亲自采制yào物,为人治病。他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及前代医学理论,为医学和yào物学作出重要贡献。后世尊其为"yào王"。他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在整理和研究张仲景《伤寒论》后,将伤寒归为十二论,提出伤寒禁忌十五条,颇为后世伤寒学家所重视。他搜集了东汉至唐以前许多医论、医方以及用yào、针灸等经验,兼及服饵、食疗、导引、按摩等养生方法,著《千金要方》三十卷,分二百三十二门,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全书合方、论五千三百首,集方广泛,内容丰富,是我国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xìng的巨著,对后世医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贡献;并对日本、朝鲜医学之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千金翼方》三十卷,属其晚年作品,系对《千金要方》的全面补充。全书分一百八十九门,合方、论、法二千九百余首,记载yào物八百多种,尤以治疗伤寒、中风、杂病和疮痈最见疗效。
他坚持辨证施治的方法,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
只要"良医导之以yào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他重视医德,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声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他极为重视fù幼保健,著《fù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置于《千金要方》之首。
孙思邈将道教内修理论和医学、卫生学相结合,把养生学也作为医疗内容。认为人到暮年,体态特征和生理、病理都有变化。yù求长寿,须注意饮食起居等养生之道。他在《千金要方养xìng序第一》中特别强调老年人"唾不至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卧不至。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yù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yù极渴而饮,饮不yù过多",并"兼之以导引、行气"及"房中补益"之术。他对人之衰老过程和表现,心理特征和变化,以及老年疾病、保健、医疗等都有全面的观察和深透的分析。
认为老年人当从事诸如调气、按摩、导引、行气以及散步等适合老人特点的活动,从而丰富了道教内修的内容与方法,并对炼丹服食以求长生成仙的道教方术作了探索。认为服食金丹而成仙是"神道悬邈,云迹疏绝,徒望青天,莫知升举"。
但他把炼丹作为制yào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救急济危。他炼制的"太一神精丹",即"主客忤霍乱,腹病胀满,尸e恶风,癫狂鬼语,盅dú妖魅,温症"。
史载其著作计三十余种,唯多亡佚。现存之《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系我国著名医学著作。其他如《摄养论》《太清丹经要诀》《枕中方》等数种,尚有部分佚文可见。
成玄英
成玄英为唐初著名道教学者。字子实。陕州(今河南陕县)人。生卒年不详。贞观五年(631),唐太宗李世民召其至京师,加号西华法师。高宗永徽(650~655)间,被流放郁州(今江苏云台山)时,曾致力于注疏老、庄之学。他对《道德经》《庄子》推崇备至,在注疏中着重发挥"重玄之道"的思想,进一步深化了道教的哲理。他解释:"玄者深远之义,亦是不滞之名。有无二心,徼妙两观,源乎一道,同出异名。异名一道,谓之深远。深远之玄,理归无滞。既不滞有,亦不滞无。二俱不滞,故谓之玄。"又释"玄之又玄"为:"有yù之人,唯滞于有;无yù之士,又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