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受上清派的影响,也讲存神,服气,叩齿,咽津。从其重符科仪方面说,它与天师道相接近,而与上清派有区别;从其强调劝善度人方面说,又与天师道和上清派都不完全相同。

    《灵宝略纪》称,葛巢甫在隆安末,将"灵宝经""传道士任延庆.徐灵期等,世世录传,支流分散,孳孕非一。"

    《道教义枢》卷二《三洞义》作了同样的记载。任延庆事迹不详,徐灵期在《南岳九zhēn rén传》《南岳小录》《南岳总胜集》等中皆有记载。《南岳总真集衡岳观》称其为吴人。但《南岳九zhēn rén传》与《南岳小录》皆称他于西晋武帝太康八年(287)去南岳建衡岳观,盖误。《南岳九zhēn rén传》称其为"宋时人",以南朝宋"元徽二年甲寅(474)九月九日于上清宫白日升举。"(《南岳总胜集》谓元徽元年九月九日冲举),盖得其实。

    除任延庆、徐灵期传"灵宝经"外,与其同时的陆修静(406~477)则是更为重要的传人。他是南朝著名道士,对改造旧道教、建立士族新道教有很大的贡献。他与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皆有渊源,但皆无直接的师承关系,自称"三洞弟子"。唐道宣《广弘明集》卷四对其评述曰:"昔金陵道士陆修静者,道门之望,在宋齐两代,祖述三张(张陵、张衡、张鲁),弘衍二葛(葛玄、葛洪)。郗张之士,封门受。

    遂妄加穿凿,广制斋仪,糜费极繁,意在王者遵奉。"这一段评语是比较中肯的。

    陆修静对灵宝经的弘扬和灵宝派建造确有突出的表现。

    第一,他对灵宝经书进行系统整理。因为自葛巢甫造构"灵宝经"以后,不少人又将它和"上清经"等相杂糅,继续造作灵宝经典。"或删破《上清》,或采抟余经,或造立序说,或迥换篇目,裨益章句,作其符图,或以充旧典,或别置盟戒"。②

    陆修静认为必须彻底改变当时"精粗糅杂,真伪混行"的状况。为此他对当时流行的五十五卷"灵宝经",逐一进行辨别,剔除伪经,编出《灵宝经目》,于元嘉十四年(437)上呈宋文帝。在奏呈的表文中称:"即今见出元始旧经,并仙公所禀,臣据信者合三十五卷。"③此《灵宝经目》已佚,他所考订的是哪三十五卷,目前已难确切判定。

    第二,对某些灵宝经进行阐释。陶弘景《真诰》卷二十《真诰叙录》称陆修静"既敷述《真文赤书》《人鸟五符》等,教授施行已广。"按《真文赤书》即《五篇真文》,载于《道藏》者不止一处,此指《元始五老赤书玉诀》,见《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卷上,据日本学者考证,为葛巢甫所造。

    《人鸟五符》,在今本《五符经》(即《太上灵宝五符经》)无其文,是早已亡佚的古《灵宝经》。陆修静对它们作了"敷述",使之扩大了传播范围,至陶弘景时,其"教授施行已广"了。

    第三,系统撰订斋醮科仪。据记载,三张五斗米道时期,曾制作了部分道教斋仪,如涂炭斋、旨教斋。寇谦之改革天师道,和葛巢甫肇建灵宝派时,也曾增制了某些斋法,或撰写了某些斋仪书。但内容都较简单。陆修静总结了已往经验,重新造作了大批斋仪,使之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充实和提高。据他所著《洞玄灵宝五感文》记载,他把原天师道的一二种斋仪,扩充为包括天师、上清、灵宝各派斋仪在内的"九斋十二法"。即上清斋二法;灵宝斋九法:金斋、黄斋、明真斋、三元斋、八节斋、自然斋、三皇斋、太一斋、指教斋;洞神斋一法,即涂炭斋。据《无上黄大斋立成仪》记载,陆修静撰作了除黄斋外的上述各种斋仪书。据其他资料记载,他又撰有多种斋醮乐章,如《升玄步虚章》《灵宝步虚词》《步虚洞章》等。《茅山志》卷十称陆修静"所著斋法仪范百余卷"。经过陆修静的大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