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作为为人谢罪祈福的请祷仪式。其斋法虽较简陋,但却为制订道教斋醮仪式开创了先例。

    第三,设jiān令祭酒,向教民宣讲《老子》,张鲁并为之作注,名《老子想尔注》。他从宗教立场出发,在注解《老子》时,阐述了五斗米道的信仰与教义。其基本信仰是老子的"道"。他把老子的"道"人格化为有意志、能创生天地、主宰一切的至高无上的神,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②其基本教义是通过守一、守道诫,达到长生不死。"人不行诫守道,道去则死"。"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矣"。③

    第四,《老子想尔注》表明,五斗米道除以符咒术为人治病,以祈禳斋醮为人谢罪除灾外,还行守一、行气、房中等道术。谓"守诫不违,即为守一";"仙士有谷食之,无则食气";"yīn阳之道,以若结精为生。""精结为神。yù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④

    此外,他还在境内设立"义舍",置义米ròu以供行人量腹取食,以及实施宽刑,禁酒等利民措施,史称"民夷便乐之"。因而在汉末天下大乱之际,张鲁统治的巴、汉成为比较安定的地区。五斗米道之所以能在那里得到较大发展,与这种政治环境不无关系。

    张鲁统治汉中近三十年,是五斗米道在政教合一的特殊组织形式下兴旺发达时期。至建安二十年(215),曹cāo攻汉中,张鲁降曹,这一发展阶段遂告结束。此后,五斗米道虽面临若干严重问题,但却继续向民间,且向上层社会发展,并从巴蜀的狭小范围传播到北方和江南广大地区。

    张鲁政权覆亡后,巴蜀地区五斗米道曾有过短暂(三国时期)的沉寂。但入晋以后,又渐趋活跃。西晋初,犍为人陈瑞在蜀中传播五斗米道,"初以鬼道惑民,其道始用酒一斗,鱼一头。不奉他神,贵鲜洁。其死丧产rǔ者,不百日,不得至道治。其为师者曰祭酒。父母妻子之丧,不得抚殡入吊,及问rǔ病者。"⑤

    师称"祭酒",传道之所称"治",与张陵时相同,显然属于五斗米道的分支。据载,信奉其教者颇多,"徒众以千百数",连巴郡太守唐定也成为道徒。后来势力愈来愈大,陈瑞自称"天师","作朱衣,素带,朱帻,进贤冠",被认为有图谋不轨之嫌;咸宁三年(277),益州刺史王以"不孝"罪,下令"诛瑞及祭酒袁旌等,焚其传舍。"⑥

    陈瑞被杀不久,西晋惠帝永宁、太安(301~303)间,四川又发生了李特、李雄领导的流民起义。这支起义队伍中多是信奉五斗米道的人。他们进攻成都时,得到五斗米道首领范长生(时居青城山)的支持,最后夺得成都。李雄于永兴元年(304)称成都王,改元建兴,于306年即皇帝位,国号大成,改元晏平,史称成汉。拜范长生为丞相,加号"天地太师"。范长生死后,其子范贲继任丞相。成汉政权存在四十余年,至东晋永和三年(347),始被桓温所灭。

    陈瑞和范长生所代表的是西晋初年两个比较有名的五斗米道支派,他们先后在犍为、蜀郡的活动,表明五斗米道在四川确有深厚的基础,也表明经过三国时期短暂的沉寂,在西晋又开始复苏了。

    张鲁政权覆灭后,不仅巴蜀地区的五斗米道未被消灭,而且随着张鲁及其部曲的北迁,又把五斗米道传播到中国北方。

    史载,张鲁投降后,曹cāo将他和家属带回北方,令居邺城,并封张鲁为镇南将军、阆中侯,邑五万,其五子也封侯,并让自己的子女与张鲁的子女互为婚配,结为姻亲。当时被迫北迁的不止张鲁一家,《三国志张既传》载,张鲁降后,"太祖(曹cāo)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而且北迁汉中民不止一次,继上次之后,杜袭留督汉中军事时,又"开导"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