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6/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么还要来看她。只见月光从门窗里洒进来,黛玉便立在月光之中,遗世独立如同天上的青娥。

    “三丫头,我想着,等你回来,怕是见不到我了。”她笑着,说着这样的话,语气却像是在数着兰花上的露珠那样欣悦。黛玉从袖中取出一张素笺,探春瞧着那字迹熟悉的很,竟是当然自己送予黛玉的海棠社结社的请柬。保存得极好,仍是簇新。还有一卷是黛玉当日誊下来的诗稿,黛玉指点着当日的诗词,“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这句是二哥哥的。”探春笑言。“可不就是怡红稿,当日我还笑他比的平淡。”

    黛玉突然用帕子捂住口,迸出一阵剧烈的咳声,像是要把心肝肠肺全部抖搜出来,“三妹妹,你是大喜的人,我这病痛身子是不该来沾你的地的。可是……可是……”

    探春明白她的意思。她就快要死了,在那样寂静的病榻上,她寂寞极了。他怀念当日与姐妹们、与宝玉在一处结社吟诗的场景。她来这里,是想从自己,海棠社主身上,寻到往昔的记忆。然而她忘了,探春今日也是伤心人,就像探春想要寻她的安慰而不能一样,他们无法彼此安慰,因为彼此的命运同样艰舛难测,溺水之人互相援手,仍然是无法浮上水面。探春看见黛玉眼中的光芒,瞬间明亮,又瞬间熄灭,她却无能为力。

    黛玉走了,吟着一句旧诗。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探春支起窗子,卯正将至,天已微明。

    “姑娘,世子来接咱们了,这会子在荣禧堂。”翠墨进来,结束了这最后一刻的安宁。探春出门,嘱咐翠墨侍书将自己这些日子收拾出的那个小藤箱好好带上,便出园子去了府里。

    及至荣禧堂,老太太、老爷、王夫人都在。探春跪下行了大礼,抬头时,看见贾母的眼中有疼惜,父亲的眼中有憾恨,王夫人的眼里有欣慰。她很想知道赵姨娘在哪里,自己远嫁,她会怎样呢?眼光逡巡良久,却不见她的踪影。探春也不说话,再拜便起身。立在一侧的南安王世子向众人施一礼,跟着便要出去。

    “探春——”探春呆住,这是赵姨娘的声音。

    她回头去看,见赵姨娘从屏风后面跑出来,满眼的泪,手中攥着一只风筝,正是当年自己和林姐姐放晦气的那一只翟凤。

    赵姨娘走过来,把手里的风筝递给她。

    一直平静的探春突然落泪。这一刻,只有她,眼中是纯粹的不舍与悲伤。没有利用,没有牺牲。只有对女儿的不舍。

    她拿过风筝,也像赵姨娘行了大礼,再不看她的脸,转身便走。这一刻,牵挂越多,伤心就越多。她看见等在门口的世子,眼睛中都是怜悯,而他的眼睛中倒映着自己的脸,已是满面泪痕。

    断了线的风筝还有回到自己手中的一刻,然而自己这一去,哪里还有回来的一日?纵然回归,也是面目全非。

    探春跟着世子出了府门,车舆已经等在门口。探春正要上车,身侧却有人扶住,她一回眸,看见世子温和而坚定的眼神,“我是苏衡。”探春不知他为何要在此时和自己说这个,却怔怔回答,“我是探春。”上了这南安府的车舆,她就是苏青罗,这世间再没有贾探春了。而这最后一刻,她想说,她是探春。苏衡眼中是了然的神色,将探春稳稳扶上马车。探春看见他的眼神,感觉到了懂得与安慰,还有鼓励,还有一些什么,却看不清楚。

    一番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