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利的。举例来说,拿一百元出来,我每年给你十元(或十五元c二十元),连续三年,到第三年把一百元本金都还给你。

    大家一听,牛处长说的这债券的回报率比存在银行里的存款利息可是高多了!怪不得后来海派清口的创始人说了,只要有10的年回报率,他就选择买债券,不买房而选择租房,不让人家按在地上揭他的皮(他的戏话——按揭按揭——把你按在地上揭皮)。海派清口,看长白山!10,15,20的回报率?

    这一下子,习惯于医院管理c算进算出的的与会者坐不住了!好个牛处长,真有办法!用医院资产空转注册资金,当时不算违规。反正半年一过,这些资产又会完璧归赵,一分不少。这个办法在当时是各种类型全民所有制机关c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开办房地产公司的一个解决注册资金公开的秘密。但是,空转以后总要运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没有钱是玩玩可以的c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工会主席马上表示理解和支持:牛处长,你的集资办法为长白山医院全体员工开出了一条致富的新门路。小平讲了嘛,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共同富裕是第二步的事。你的办法把这两步都考虑了。只是你们创业的人责任重大,辛辛苦苦,兢兢业业。万事开头难。我们一定全力支持你们。这样的集资,交给我们工会来操办,老百姓真的拍手叫好都来不及。

    杨锦璋也表示基建科肯定会在房地产公司的人员配备上全力配合。因为大家都知道,新病房楼交付以后,等下一轮的卫生局c卫生部基建拨款总要歇一歇,等上个把年的。

    职工技术协会和设备科长一听牛处长的办法——名义为职工集资c理论上叫内部债券融资——也可以依此类推解决自己团队开办公司的启动资金,纷纷表示欣赏和赞同。

    因为是叙述房地产事业的小说,这里三人小组在学习长白山医院三产起步阶段集资案例后有话要说。类似这样的集资,常常让人们想起办企业的“第一桶金”c资本的“原始积累”c中国民营企业的“原罪”。类似这样的集资,好些年被加以“非法”的前缀。类似这样的集资,在上海这个房改启动的实验基地,通常只是与“建房”相连,如小说引子部分曾经提到的——职工集资建房。但是长白山医院1993年的职工集资,不是简单的和建房挂钩,而是和兴办医院三产企业挂钩。这实在是有一点长白山特色的20世纪90年代的集资。卫生局的人,众所周知——因为天台山医院没有这么搞(天台山医院是用足用尽福利基金和院长基金参建联建商品房做博士公寓),五台山医院也学不来,天目山医院也没人揭竿而起搞房地产对这些经济理论问题颇感生疏c没有多大兴趣的读者,建议可以跳开这些三人小组边考证边研究的段落。只是位数不少的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还有当时长白山医院一院之长宣玉壶的同行们,都在探寻为什么长白山只用三年就可以解决原来需要十年解决的住房难历史欠债?所以作者善意的留出篇幅,查找当年的一步又一步的长白山“登山”的历史足迹。各取所需嘛。现在,三人小组已经举手示意。好的,请说。

    为什么叫内部债券性质呢?这无关企业的性质和运营,只管出钱,只管拿回报c收本金。如果算集资出资,那就要风险共担,有可能血本无归,这对员工来说不够稳妥。另外算集资出资,也有可能影响企业的全民所有制性质。谁出资,谁所有嘛。内部债券集资来的资金,可以统一由职代会(职工集资的最高决策机构)调配使用。要不然的话,按项目集资c按项目召集人集资肯定有的项目c有的人集资多,有的项目c有的人少。当然到了后来的后来股东会的时光,那是可以完全自由选择投资方向了。这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肯定可以顺藤摸瓜的看到,到时候再请三人小组来做心得体会的交流好吗?

    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