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c大师小传

    尚小云名德泉字绮霞;行二祖籍河北南宫县1900年1月7日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十二月初七日生于北京市安定门内法通寺草场大院平南亲王尚可喜十二世孙属汉军镶蓝旗父尚元照生三子:长子尚德海次子尚德泉(小云)三子尚德禄(即小小云)1966年“”开始受到迫害冲击1976年4月19日农历丙辰年三月二十日逝世于西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享年76岁

    1912年在广和楼公演尚小云的戏很受欢迎1913年李际良掌三乐社更名正乐社演于民乐舞台1914年冬与孙菊仙配《三娘教子》c《战蒲关》被评为“第一童伶”世人称尚小云c白牡丹(荀慧生)c芙蓉草(赵桐珊)为“正乐三杰”16岁出科后与孙菊仙合演《三娘教子》c《战蒲关》与王瑶卿合演《乾坤福寿镜》与杨小楼合演《湘江会》c《楚汉争》等戏与余叔岩c谭小培c王又宸c马连良等多人合作演出

    先后受教于张芷荃c戴韵芳c陈德霖c路三宝c王瑶卿等名师艺事突飞猛进他的昆曲戏由李寿山传授尤以《昭君出塞》c《风筝误》等戏最见功力尚小云早年习武生对杨小楼的艺术十分仰慕后來他把“杨派”武生的精湛表演吸收融化用在自己的旦角戏里使其表演刚劲c挺拔于旦角的妩媚多姿中又见阳刚之美特别适于表演巾帼英雄人物至此尚小云成为同辈旦角中以演女中豪侠为特色的佼佼者1918年尚小云自组“重庆社”不断排演新剧目以巾帼英雄人物为居多如《卓文君》c《林四娘》c《秦良玉》c《墨黛》c《双阳公主》c《摩登伽女》c《相思寨》c《青城十九侠》c《虎乳飞仙传》c《红绡》c《峨嵋剑》等等都是他首创演出又成为他的独有剧目“尚派”代表作以巾帼英雄c侠女为多需要武功技巧即使不具武勇的角色尚先生也根据剧情需要采取“文戏武唱”的办法以求火爆并增进视觉上的美感比如《昭君出塞》中的王昭君在出塞后换乘烈马之时就使用了串“鹞子翻身”c“趟马”疾驰俯冲“圆场”等属于武功技巧的动作这都极为符合人物的特景提高了可视性

    尚小云先生的尚派风格是以阳刚见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的做功表演上强调一种力度大开大阖大起大落强调一种顿挫棱角分明的一种表演

    他的唱腔高亢刚健气力充沛一气呵成在演唱上他善于运用立音c颤音c顿字和一种“节节高”的唱法形成了尚派的独特风格他的表演充满激情强调气势这方面也是尚派的一个很大的特色

    1927年由北京《顺天时报》发起选举名伶尚小云以新编剧《摩登伽女》被选为“四大名旦”1931年再次当选四大名旦

    1937年创办“荣春社”不惜家产办学培养了“荣”c“春”c“长”c“喜”两科学生以及三个儿子他培育后辈时力求既专又博尚小云治艺严谨无论对己对人要求十分严格但在生活中对人十分热情慷慨仗义倾囊相赠“荣春社”共培养学生200余名遍布全国在京剧演出和京剧教育岗位上发挥重大作用

    1962年拍摄艺术片《尚小云舞台艺术》录制《失子惊疯》和《昭君出塞》两部影片

    2c尚派艺术

    尚小云是现代中国京剧代表人物之一与梅兰芳c程砚秋c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其一生艺术经历恰与中国京剧鼎盛时期相始终是京剧中后期历史的见证人和参与者本书全面记载了尚小云的生平经历c艺术成就和个人修养铁嗓钢喉高劲圆亮尚小云出科以后先后从孙怡云c张芷荃学戏又得益于陈德霖并从王瑶卿c路三宝学花旦戏随李寿山c陆金桂等学昆曲所从师者均为老成典型因而早年即为文武昆乱不挡的出色旦角而尤以其青衣戏最为观众认可被公认为“青衣正宗”

    尚小云天赋极佳其嗓音宽亮扮相俊美身材适宜尤以中气充沛c调门高亢c久唱不衰为难能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