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序然这样安排自然有他的考虑:河北巡抚莫本有佟尔本这个大后台,所以,他亲自出马才能镇得住河北的官场,莫本毕竟是下属,起码在台面上是李序然在坐镇。而河南巡抚是个没有深厚背景的人,他是河南的一把手,所以,由刘侍郎和崔侍郎他们去也就可以了。

    而李序然将吏部侍郎带在自己身边,而将户部刘侍郎和兵部崔侍郎单独派出去,其用意很明显:吏部侍郎是佟尔璞的心腹,所以跟在自己身边自然是被压了下去,而另外两位侍郎已经是自己的人,所以,他们能够完全按照他的意思去办,况且,河南的巡抚起码在目前来看没有什么不好的迹象,这样一来,由两位侍郎和河南巡抚坐镇,李序然的命令在河南的官场中,可以很好的执行了。

    几天后,各路人马也都到了两省各府c县,李序然的亲信将钦差的命令交到各知县的手里,至于各府的粮食已经在济州府领过了,粮食到了各地后,李序然调遣提督将军的五十名军士便将其看管起来,当地的官员只有按照规定发放粮食,而没有私自动用的权力。

    根据李序然的命令,各县要在县城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开设四个大粥厂,要为县城周围的百姓发放,而各县以村为单位,每村每家每户至少派一人来县城取粮食,如果家里没有能扛动粮食的劳力,全部统计出来合计,将由县衙派人专门去送,但必须要有至少一名提督府来的军士监督,同时,各村可以按照实际条件派些马车来运粮。

    而在各县流动巡视的十人小队,将随时到各村查看落实情况,一旦发现有遗漏的灾民没有领到粮食。将在查明情况后具体原因来追究责任。

    同时,为了预防在县城周围逗留的人过多,所以,李序然规定:在县城的灾民必须返回原籍,如果家人走散或者被饿死以至于无家可归者,可以呆县城,县城可以专门为他们的搭棚遮风挡雨。但是,在县城一直逗留的人将不会得到发放的粮食,同样,得到发放粮食的人必须要回原籍。朝廷会有进一步的安排。

    两省的按察使也收到了李序然的命令,他们的任务就是全力管好两省各地的治安。官,贪污渎职者,查办,民,抢粮闹事者,查办。这正是按察使司的职责。这么多的灾民,突然见到了粮食,难免不出现什么意外。所以,这一点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李序然在每个县派出十人快马巡视小队在各处的目的之一。

    而李序然还有几位侍郎大人则在两个省的省城里,他们和两省的巡抚还有布政使,喝喝茶。下下棋,原本两省最大的官最忙的人,现在竟然成了最闲的人,李序然的安排重点放在了各县。所以这些地方大员就没什么事了。

    俗话说,无事生非,这些人虽然没事了。但他们可以指手画脚,可以发号施令,如果这些命令是出发点是好的,那还好说,可要是出发点不好,那就危害万民了,这就是李序然来这里看着他们的原因。

    各地的百姓看到告示和骑快马人的通告后,纷纷去领粮,不在本地的灾民也陆续往老家走,按照李序然的命令他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县城吃到大锅粥,但要领粮食,必须要回原籍和集体一起来,要拿出证明,如果没有证明的,要找到证人,以防有人冒领。

    其实,李序然已经掌握了各地的情况,只要能说出原籍的情况,并报上自己的名字就可以领到粮食,即使没有的,巡视小队的人也会派人将粮食送到他们家里。

    所以,初次赈灾粮几乎都完全按照李序然的计划发放到了百姓的手里,而几乎也就是在这时,两省几百万的百姓,都记住了或者知道了一个好像叫做李序然的钦差大臣,而有的人知道的更多:听说他就是前段时间朝廷在北沙的征北元帅,还有人知道他就是原先的南江巡抚,两江总督。

    同样,在两地的官场中,李序然的名字也深深的留在这些官员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