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按照史书的可靠性c实用性,当以陈笀的《三国志》为本。为什么呢?第一,因为陈笀完成《三国志》这部著作的时间距离西晋统一中国只有五年。第二点呢,陈笀这个人治学非常严谨,他收集来的材料但凡是他觉得可疑的,他宁肯不用,留下来的应该说是基本可靠。但是正是因为陈笀有这样一个特点,所以《三国志》这本书非常地简略,不是太好看。所以过了130年,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尚书祠部郎裴松之为《三国志》做了注。一般人为古书做注主要是进行一些解释,比方说名词解释c动词解释c时代背景介绍,怕你看不懂,做一个注。裴松之的注不一样,裴松之把陈笀弃而不用的材料,以及陈笀写《三国志》所看不到的材料有选择地补充了进去。补充的时候裴松之也做了一个甄别工作,就是他认为不可靠的材料,他会在后面加以说明,就是我认为这个东西是靠不住的,我认为这个时不可能的,理由是什么什么什么。那么如果几个材料是矛盾的,裴松之就采取并存的方式,罗列在这里,让后来的读者自己去甄别。所以裴松之的注也是比较可靠的。其次,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计一千三百六十二个年头的历史。全书共计二百九十四卷,另三十卷,《考异》三十卷。这部书选材广泛,除了有依据的正史外,还采用了野史杂书三百二十多种,而且对史料的取舍非常严格,力求真实。这部书所记述的内容也的确比较详实可信,历来为历史学家所推崇。而且《通鉴》记事简明扼要,文笔生动流畅,质朴精练,不仅可以作为史学著作阅读,有些篇章也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资治通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由宋神宗亲自赐名的,因为宋神宗看完司马光起先呈上的《通志》后,觉得它比其他的史书更便于阅读,也易于借鉴,就亲赐此名,还给予继续编写此书之方便,司马光当然高兴啊,回去后废寝忘食日夜编写,终于在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完稿,共历十九载。但我看了《资治通鉴》后,有个感觉,就是《资治通鉴》太详细,详细到让人感觉不真实,感觉在看小说而不是史书。而且因为《资治通鉴》所借鉴古书太多,其中难免有所错漏,它的成书时间距三国时又有百年,而且写这么详细就难免有所出入。所以它的可靠性自然要比《三国志》差,但实用性却比之高多了(袁腾飞就说过他把《资治通鉴》当工具书用。说实话,司马光这砸缸的保守派确实是强)。
再次,是南朝刘宋时范晔所编撰的《后汉书》。《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c《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c《汉书》c《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讫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所以它记叙的是曹丕篡汉前的历史,并不涉及整个三国史,故而我把它排在《三国志》与《资治通鉴》之后。
然后,是西晋时荆州刺史桓温(北伐的那个)的别驾——习焀齿所著的《汉晋春秋》。照理说习焀齿是西晋时人,他的《汉晋春秋》虽然比《三国志》成书晚,但比《资治通鉴》那可是要早很多年了,那《汉晋春秋》的可靠性肯定要比《资治通鉴》高,但我为什么把它排后面呢,那时因为:第一点,习焀齿之所以写《汉晋春秋》主要是因为当时荆州刺史桓温企图称帝,习焀齿就通过《汉晋春秋》来制衡桓温的野心(以史为鉴)。所以为了制衡桓温,《汉晋春秋》就以被后世大儒们所公认的蜀汉为正统来写,自然里面说教的成分增多,可靠性就下降了。第二点,习焀齿是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