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刚刚压着大嫂闹腾,怕是让大哥瞧见了。
再看大哥的脸色,眉头果然皱着,赶紧一本正经坐好,理好衣裙跟头发。
没一会儿,郑管家就过来说:“吉祥铺的龚师傅到了。”
并跟凤笙解释:龚师傅的手艺是从宫里传出来的,一直给总长做军服。今天是总长特地让他上公馆来,给夫人裁衣的。
凤笙去看段伯烽,段伯烽放下雪茄站起来,说了声“走吧”,要亲自陪她过去。
郑管家笑眯眯地在前头带路。
走到半路,凤笙道:“商行的事,您看是不是新闻纸上夸大其词了?”
段伯烽示意她自己都知道,进了茶室。
龚师傅在那儿等着。
龚师傅六十多岁,肩上搭着皮尺,笑起来和和气气。
段伯在沙发上坐下,道:“夫人旗袍洋装不多,你看看吧。”
龚师傅心里明白,捧了绸缎料子过来,让凤笙挑。
“湖丝颜色正,丝饱满,又顺滑。您看,绣个什么颜色的花色呢?”捧起一块海水绿的湖绸,给凤笙看。
颜色确实浓而不艳,很温和。
段伯烽难得有兴致,插了句嘴:“木莲不错。”
龚师傅似乎觉得很搭,笑着点点头,去看凤笙。
凤笙有些尴尬。
她想起来,段伯烽很喜欢自己那件绣荷花的裙褂,便处处想到这个。
随手拿起一块锦缎看。
“这是正宗的川锦,过去都是用作贡品,送进宫去的。”龚师傅就她手上的料子道。
“就是书上说的蜀锦?”凤笙拿起来,凑近了看。
“如今洋布大兴,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好的染布c织布手艺啦。好在丝质还过得去。您手上这匹,是总长特地让人,从川陕那边山上捎过来的。这样的好东西,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也是沾光,还能看一看。”
“我知道桐乡c海安c南浔,三个地方的丝很好。”凤笙道。
“夫人知道这个?”龚师傅道。
“小时候刺绣,听师傅说过一点。没您懂的精。”
龚师傅谦虚道:吃的就是这行饭。
两人就衣服的颜色c绣样c走针的花式一一说了,一时倒忘了段伯烽。
段伯烽也不嫌烦,喝着茶,边看报边听他们说话。
外头赵香语c苏云跟余汝盈逛街回来,下了汽车,余汝盈见军政府的小汽车停在院子里,问听差:“总长回来了?”
“回来了。”听差道。
余汝盈进去大厅,见段家兄妹c冯家三爷都在,就是不见段伯烽凤笙,笑道:“伯景回来了。二爷c三爷也在。”
两位表小姐纷纷喊:二表哥c冯三哥c五表哥c五表弟c七妹。
冯珏见她们身后跟着仆妇丫头,拎着大包小包,打趣道:“三位小姐今天收获颇丰啊。”
“随便买了点东西。”余汝盈道,她心心念念都是段伯烽,又问,“怎么不见师兄跟夫人?“
赵香语四下瞧了瞧,果然没瞧见两人,也道:“大表嫂该不会又在绣花吧?一天到晚窝在房里绣花,也不嫌无聊。”
绣花是老家女子爱干的事,她如今最爱干的,就是逛百货公司,上咖啡厅喝咖啡,参加晚宴,跟年轻英俊的少爷公子跳舞,偶尔还能在宴会上,秀一段钢琴。
所以提起凤笙爱绣花这事,语气里不免就会带着轻视。
苏云拽拽她的袖子,小声道:“表姐别乱说。”
赵香语瞪着她,让她赶紧松手。
这时候段明月踢着花格子的羊毛地毯,嘻嘻笑起来:“表姐是找我大哥呢?还是找我大嫂?找大哥,向左走,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