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节 第268章 被追杀的女孩(八)
傍晚,朱永臣乘出租车来到了纽约华埠。/read/103/纽约华埠俗称中国城或唐人街,现在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华人社区。据传是在一八五八年由一个广东商人阿肯在此创首家华人商铺而开埠的。
早在十九世纪末,面对着大量的种族歧视和新的限制华裔工作的法律,致使许多原本是到美国西海岸淘金的华人迁移到美国东海岸来寻找生计。早期华人工作场所包多在洗衣店和餐馆。那时的华埠由勿街c披露街c宰也街开始。到1870年,华埠当时也只有200华裔居民。在1882年通过《排华法案》时,纽约华埠的华人居民已达到2000多人。1900年,华人更增至7000人,但绝大多数为男性,女性少于200人。
和世界上的任何唐人街一样,早期的纽约华埠也沿袭了堂口这样的社团组织。堂口是一种氏族性的公所,组织形式包括同乡会c政治同盟甚至是一些秘密的非法活动。起初这些堂口会照顾被种族歧视而受骚扰的会员,给他们反骚扰保护等,应该说早期的堂口是具有自治和互助的功能,但后来堂口也与街头帮派结盟,起初的帮助新移民起身:如借钱c帮助创业等行为逐渐发展为扩充势力范围和抢占地盘。。
这些同乡会和政治同盟后来建立了理事会称为中华公所。虽然中华公所建立的目的是帮助缓和堂口之间的局势,但“安良堂”和“协胜堂”两大堂口当年经常有街头的“械斗”,大部分的争斗发生在宰也街上。街头帮派如“鬼影帮”和“飞龙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很盛行,应该说香港的黑社会组织很多是效仿美国华埠的。
纽约华埠地区唯一的公园,哥伦布公园,是当时纽约市声名狼藉的地区之一,在十九世纪,此地是纽约市最危险的贫民窟,当然现在也好不到哪去。
进入二十世纪后纽约的华埠开始出现新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新移民的进驻和新公寓的建设致使房价攀升,许多无力支付高昂房租的新移民开始寻找新的落脚点,这样就形成了曼哈顿华埠以外的多个华人社区。现在曼哈顿华埠以早期华人移民和其后裔为主,大多讲广东话,而以法拉盛华埠为代表的新移民社区则讲北方话为主。而且这些华埠的政治倾向也有所不同,从街头悬挂的国旗上就可见一斑,曼哈顿华埠悬挂青天白日的多,新移民华埠悬挂五星红旗的多。
朱永臣先是到了曼哈顿华埠,了解到了新移民多在法拉盛后又转道来到东百老汇。他按照罗启平的说法直接进了一家中餐馆。这里的中餐馆和曼哈顿华埠的餐馆也不一样,老华埠保持的传统装饰和服务方式已经被现代意识所取代,法拉盛的中餐馆给人的感觉已经和麦当劳和肯德基没什么区别了。
朱永臣选择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等了半天才有一个穿着制服的女服务员走过来,可是开口竟然说的是英语。
“难道你不会中文吗?”朱永臣沉着脸问眼前这个明显是黄皮肤黑头发的年轻女孩。
“对不起先生,即使是华人在这里很少有人讲中文的。”
朱永臣嘟囔了一句:“妈的,都忘了祖宗了。”
“先生,请您点菜。”
朱永臣接过菜单看了看,还好,是中英文对照的,他随意点了几个菜和一瓶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北京二锅头。
吃饭的时候朱永臣观察了一下这个餐馆,尽管现在已经是华灯初上饭口的时间,但餐馆里的人并不多,而且这些用餐的人大多是穿着正装的年轻人,相互说话的声音也不大,这个曼哈顿华埠广东餐馆里人头攒动c呼三喝四的场景相去甚远。
趁着服务生上菜的时候朱永臣问她:“这里怎么这么冷清?”
女服务员答:“因为我们这里周边多是商铺和写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