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还是像沼泽地一样,几乎完全无法通过。当我在波兰视察部队的时候曾经亲眼看到这种景象。
为了进攻苏联,一共成立了三个集团军:
(一)南方集团军,由龙德施泰元帅指挥,在普里佩特沼泽地(Pripet Marshes)的南面进攻。
(二)中央集团军,由博克元帅指挥,在普里佩特与苏瓦尔基峰(Suvalki Peak)之间进攻。
(三)北方集团军,由李布元帅指挥,以东普鲁士为进攻的基地。
作战的意图是,这三个集团军各自突破在边界附近的苏军防线,然后再包围他们而加以歼灭。装甲兵团则一直向苏联境内深入挺进,以阻止苏军建立新的防线。并没有指定哪一方面是主攻的方向。三个集团军的实力大致相等,不过中央集团军一共拥有两个装甲兵团,而南北两集团军则各只有一个装甲兵团。
我充任第二装甲兵团的司令,在我的北面就是第三装甲兵团,其司令为霍斯将军(Gen.Hoth)。这两个装甲兵团都属于中央集团军。
第二装甲兵团的编制如下:
司令:古德里安上将。
参谋长:李本斯坦中校。
第二十四装甲军:盖尔二级上将。
第三装甲师:穆德尔中将(Lt.Gen.Model)。
第四装甲师:朗格曼少将。
第十摩托化步兵师:罗普尔少将(Maj.Gen.von Loeper)。
第一骑兵师:费尔德中将(Lt.Gen.Feldt)。
第四十六装甲军:维京霍夫二级上将(Gen.von Vietinghoff)。
第十装甲师:夏尔中将。
党卫军“帝国”(Das Reich)摩托化步兵师:豪赛尔中将(Lt.Gen.Hausser)
“大德意志”步兵团:斯托克豪生少将(Maj.Gen.von Stockhunsen)。
第四十七装甲军:李美尔逊二级上将(Gen.Lcomlsen)。
第十七装甲师:阿尼姆少将(Maj.Gen.von Arnim)。
第十八装甲师:内林少将。
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波顿斯坦少将(Maj.Gen.von Boltenstern)。
装甲兵团本部也还有一些直属部队:
一大队的支援飞机由维比格少将(Gen.Viebeg)率领。
一个“戈林”高shèpào兵团,由阿斯克海尔姆少将(Gen.Axthelm)率领。
pào兵由海尼曼将军(Gen.Heinemann)指挥,工兵由巴赫将军(Gen.Bacher)指挥,通信兵由普劳恩上校(Col.Praun)指挥,侦察机由巴瑟维希中校(Lt.Col.von Barsewisch)指挥。而这一地区中,对于装甲部队进行掩护的战斗机则由穆德尔斯上校(Col.Molders)负责指挥。
我这个装甲兵团被指定担负的任务如下:在攻势发动的第一天应从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的两边渡过布格河;在突破苏军防御阵地之后,应尽快地扩张战果,直向罗斯拉夫尔艾尔雅斯摩棱斯克(Roslavl-Elnya-Smolensk)地区前进。目的是要阻止敌军重新收集残部,再构成一条新的防线,这也就是为1941年的战役,奠定一个具有决定xìng的胜利基础。当这个目标达到了以后,我的装甲兵团将会再接受新的命令,以决定以后的动向。从陆军总司令所预先发布的命令中看来,整个的作战计划似乎是准备将霍斯的第三装甲兵团和我的第二装甲兵团向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