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我们的最重型战车。他们一再地说:“你们一定是故意把最新式的战车隐藏起来了,并没有遵照希特勒的命令,将所有的东西都给我们看。”苏联军事代表团是如此地坚持着他们的观点,所以最后我们的兵工主管当局,就得出一个结论说:“似乎苏联人早就有了一种更好和更重的战车。”一直到了1941年7月底,苏联的T-34型战车在前线上出现之后,苏联新型战车的谜底才算是揭晓了。
4月18日举行了一个装甲装备的展示会,希特勒也曾亲自莅临,我当然也参加了。在这个展示会里,希特勒才发现了“Panzer Ⅲ”型的火pào,并不是60倍径身的50mm火pào,而由兵工当局擅自改成了42倍径身的50mm火pào。兵工当局的这次擅权行动使希特勒大发雷霆,尤其是到了4月底,兵工厂已经可以生产出来希特勒所需要的火pào,更可以证明兵工署是毫无借口可言。几年后,凡是有人在他的面前为兵工署做辩护,希特勒马上就引出这个事件,来做兵工署不服从和无效率的证据。
在这个时候,我们全年的战车生产数字,大概很难超过1000辆以上。以此来与我们敌人的生产数字做一个比较,则真是太小了。远在1933年的时候,我曾经参观过一个苏联的战车工厂,专以这一个工厂而言,它一天已经可以生产22辆苏式“克里斯蒂”型的战车。
3月1日,保加利亚加入三国同盟;3月25日,南斯拉夫也学了它的榜样。可是到了3月27日,贝尔格莱德(Belgrade)却发生了一场军人政变,使轴心国家的计划发生了混乱,4月5日苏联与南斯拉夫签订了一个友好条约;4月6日,巴尔干战役就开始了,我没有参加这一次战役。参加这一次战役的装甲部队也再度证明了,他们对实现迅速的胜利实具有极大的贡献。
对于这一次战区的扩大,只有一个人感到开心,那就是墨索里尼。这本是他私人的战争,最初在发动的时候也并没有得到希特勒的允许。不过由于苏南两国之间缔结有友好条约,所以很明显地表示出来,我们是准备和东面的强邻翻脸,这个战争似乎是不能再拖了。
4月13日,贝尔格莱德被攻陷。4月17日,南斯拉夫的陆军就投降了。尽管有英国的援助,希腊陆军在4月23日还是跟着投降了。在5月底空降部队占领了克里特岛,不幸的却是没有连续地将马耳他岛也攻占下来。德、意、匈、保和阿尔巴尼亚王国都瓜分到了南斯拉夫的领土之一部分。另外还成立了一个克罗地亚王国(Croatia),它的国王选定由意大利的斯波利多公爵(Duke of Spoleto)出任,可是他却一天也没有坐过他的御座。由于意大利国王的要求,黑山(Montenegro)也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战争的背景(3)
因为这个成立的克罗地亚王国,其国界并没有完全照着种族的界限划定,所以从开头起就与意大利经常发生摩擦。这种不协调的现象,更使这个本来就已经是多事之秋的地区,空气更为沉浊。
1941年的5月和6月,英国人占领了叙利亚和埃塞俄比亚。德国人想在伊拉克获得一个立足点,但是因为力量不够并没有成功。假使我们在1940年夏天,就早已采取了一种合理的地中海政策,则也许会有成功的希望。到了今天,这种孤立的行动已经太迟了。
第六部分 1941年苏联的战役战争的准备(1)
巴尔干战役已经尽最快的速度加以结束,所有参战的部队,现在凡是需要用来对付苏联的,也都依照计划迅速地撤回。不过尽管如此,我们对于苏联的作战开始时间,却还是延迟了。此外,那年的春天多雨,布格河和它的支流都已经泛滥,一直到了5月间,附近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