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皆赖众臣之力也。股肱之功,史册永载!”

    皋陶听罢,慌忙拜手稽首,向帝致谢,说道:

    “天下平治,帝归功于臣等,臣等那里敢当?元首正,股肱自不能不正。元首不正,股肱亦不会正。江山社稷,帝是最要紧的。”

    帝舜听罢,很明白皋陶在赞美之中仍带有规勉之意,极为嘉叹!说道:“皋陶之言极是,我当谨记。”

    帝舜自听了皋陶之言以后,脑子里对这个帝位传人的问题更加重视,一直在谋划一个最佳的禅位方案。

    帝舜当朝,天时、地利、人和,国泰民安,倒也心安理得。就是有一块心病一直不能消除。他在位已十四年了,甚觉年岁已高,这帝位传于何人,却一直不能确定。儿子均不肖,一直使他忧心忡忡。

    原来,这个帝子均的不肖,却不同于丹朱。丹朱年轻时顽劣好讼,傲慢荒yín,但人却很聪明。帝尧曾以围棋教之,试图改变他的品xìng。而这个均,却是一个愚钝、老实、无能之人(有点象他的曾祖父和他的伯父)。帝舜连教导的办法都没有。好在他尚能安分守已,从不为非作歹。虽成事不能,取祸却也不会。所以,帝舜拿均和丹朱相比较,尚能略略宽心。但要说根据礼制把帝位传给他,帝的心里却是十分不愿意的。

    帝舜是个大贤之人,国家至上,百姓至上,这是他执政期间唯一的宗旨,他不肯把帝位传给儿子。经思量再三,他决定在帝位下传上,要效法先帝,不传子而传贤。于是,他便开始在群臣中物色能继帝位的贤才。纵观朝阁,看那百官之中,功绩之盛,没过于禹。于是,他便把心思放在了禹的身上,准备在适当时候将帝位传于禹,以维持这太平盛世。

    这一时期,天下太平,祥兆集于帝都。帝廷之中,萱荚生于阶,凤凰巢于庭。天上有景星出于房,地下出乘黄之马,祥兆集于帝都。

    一日,帝舜带群臣出蒲阪到盐湖旁巡察盐业生产。盐池的一片丰产景象,使帝舜非常高兴。但见那盐池旁南风徐徐,银光闪闪,千祥云集,万瑞复天(池盐生产过程中,水为载体,阳光为热源,但离了“南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