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她是个口空心染六根未净身在空门情系红尘的假修行人最终也是落得个“多情自古空余恨”甚至流入“风尘肮脏”之所因此抛开此人不作赘述下面先來看看惜春
小说中对惜春的着墨虽不多但其个性却让人印象深刻她的孤僻狷介是与妙玉志趣相投的对她这样的个性刻画得入木三分的是在抄检大观园时那一段:当她的丫头入画因私传东西受到遣责这时惜春的表态不但不为入画辩解讨请反而顿促或打或杀或卖快带了她去她说“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又说“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一个人为什么给你们教坏了我”有学者以为这些说明了惜春已由极端个人主义发展到了“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实际上她只是逃避现实以求个人的精神解脱而已但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从曹公对惜春其它处的描写再加上对她的判词“堪破三春景不长”來看作者虽然不赞同她的冷若冰霜只求自保但应该是肯定惜春是大彻大悟然后出家修行的惜春自称要作“自了汉”这一称谓是佛教中大乘对小乘圣者的贬称佛教分大乘小乘小乘重自度大乘重度他但“自了汉”也属于了生脱死的解脱圣人判词“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是对“富贵如浮云”世事无常的真实写照其中“可怜”二字未必是曹公的贬义小说中作者常常正话反说真假宝玉就可见一斑而《红楼梦》曲[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來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之中无一句不是大彻大悟之语但仍有学者误解说曹公写惜春“这实际上已成了对宗教的批判”这实在是应了曹公的那句“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了
《红楼梦》中禅机处处处处佛理几百年來也未有多少人能参透其中玄机唉可叹可叹
而曹公对惜春的态度可能关键在于她不及宝玉多情博爱和悲天悯人又有学者说宝玉的出家是一种反抗也是非常绝情狠心的行为这实乃佛教外界人士对佛教的误解如果宝玉的出家只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反抗他完全可以有别的更好选择比如象祝英台一样徇情后与情人双双化蝶成就一段千古爱情佳话他的出家绝非是一种无聊而可怜的反抗而是由黛玉的“情情”即“为情而生为情而死”中看破人世而至于“情不情”即“浸中之后却不再为情所困”四大家族的败落只是宝玉出家的导火索宝玉向來就视富贵权势如粪土而由多情博爱中终归空无所得继而大彻大悟的他出家修行是必然的而第一回中描写了空空道人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见上面“大旨谈情”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读者多知曹公常用“影射”的手法比如晴雯是黛玉的影子;袭人是宝钗的影子那这个空空道人难道就不会是宝玉吗但无论如何真所谓“多情菩萨种”宝玉实为佛家的大乘菩萨之根器出家之后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也
而宝玉参禅一节黛玉问:“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宝玉当时虽已有所悟但仍为情所困心系红楼暂未参透不能应答然佛家有佛法僧三宝自性清净心能不为尘世所染如玉之说若是非要道破作者天机可以一偈对之:
“至贵佛法僧三宝
至坚清净心一玉
佛法僧住清净心
宝玉自然是宝玉”
而主人公宝玉的向佛的结局并非是宝玉乃一悲剧人物恰恰相反此实是一积极行为如《红楼梦》曲[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來富贵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