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过"了昆明,还"过"了宜宾和成都-迷航,飞到四川绵阳上空,跳伞生还。
▲ 中航飞行报务员"小钢pào"郭汉业。
------------
"空气袋"
------------
第一次听说这个稀奇古怪的词,是在郑家琼老人家,老人无意中说起了"空气袋",听得我是一头雾水-难道"空气"还能用袋子装起来?
见我满脸茫然,郑家琼和坐在一旁的徐承基老人一同向我解释:"'空气袋'是在'驼峰'上特有的一种气象…"老人们连讲带比画,我总算是明白了,所谓"空气袋",就是在驼峰航线上的对流层中,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当几种要素都具备时,会突然出现一个真空。
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的地球,空气可以说充斥每个角落,竟然还有这种现象,真是匪夷所思。
飞机在空中飞行,是靠机翼对空气产生的"升力"使飞机"浮"在空中,一旦没有了空气,即出现"空气袋",后果可想而知。
后来才知道,在"驼峰"上飞过的每位老人,全部都经历过所谓"空气袋"-进入空气袋后,一直是沉重的发动机噪音突然变得轻飘飘,接着螺旋桨旋转得有气无力,飞机急速下坠。此时,任凭怎样加大油门,发动机的转速就是提不上去,不仅如此,马上,螺旋桨桨叶好像不是和飞机连在一体,而是分开一样,自由摆dàng。
老人们说,空气袋和雨、雪、雾不一样,看不见,本来是亮瓦晴天的,突然之间,你就钻进去了,很多坠毁的飞机,都是由于这个"空气袋",螺旋桨产生不了任何拉力,飞机就是眼看着往下掉。
又不是平原地带,是在"驼峰"上空,高度本身就不够,往往,反应都来不及做出,"嚓",摔了。
眼看着摔。 华人杰老人说,1944年夏,飞"驼峰",那天天气出奇的好,一前一后同行的,还有印中联队的一架C-46,在"驼峰"上空,透过舷窗,他还和那架飞机驾驶员摆摆手,结果手还没放下,就看见那架C-46突然急速向下坠,只有十几秒钟,就下去触山了。
什么征候都没有,就这么没了。越是天气好,越是容易出现这种事情,要是风、霜、雨、雪的,还真没这事儿。
说起"空气袋"老人们都是叹着气,驼峰航线,天气不好吧,盼着天气好,天气好吧,又有这个"空气袋",让你防不胜防的。唉,空气袋、空气袋,这"驼峰",真是不让人过一天好日子!
------------
"驼峰"魂-失事的C-53(1)
------------
吴子丹,1922年出生,四川德阳人,毕业于中国空军军官学校,1942年,进入中国航空公司,担当副驾驶。
在那个年代,空军军校士官生一般都去了美国受训,像吴子丹这样没去美国,却进了"中航"的例子还不多见。于是就问缘由,有老人说,子丹这个人,爱憎分明,校方侵犯同学利益,他带头抗议,那还了得,导致最后被开除。
空军做不成了,从航校出来"流浪"。这事儿后来不知怎么让时任"中航"总经理的黄宝贤给知道了。黄总经理慧眼识才,马上把吴子丹招入"中航",担当副驾驶。
从1942-1945年,吴子丹总共在"驼峰"上往返飞行接近六百个来回。
有多少人,第一次飞越"驼峰"就消失得杳无踪影,那些从抗战开始,就在驼峰航线上进进出出、飞越"驼峰"数百次的勇士们,要让他们复述那段岁月,讲叙飞越"驼峰"经历,已无任何意义-每天都在那个地方飞进飞出,所遇到的灾难根本就数不清。
"中航"飞越驼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