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心里不想着这是善行,那么随便做什么样的善事,都会很圆满。如果心里总想着自己是在行善,虽然终生都很勤勉地做善事,也只能算是半善而已。譬如以财物来帮助别人,内不见自己,外不见所帮助的人,中不见所布施的财物,这就叫做“三轮体空”,“一心清净”,那么一斗米就可以种出无限的福泽,一文钱都可以消弭一千劫所造的罪孽。如果这个心不能忘怀所做的善事,那么哪怕施舍万两黄金,还是不能得到圆满的福。这又是半善、满善的一种说法。

    ※※※

    ※※※

    何谓大小?昔卫仲达为馆职①,被摄至冥司②,主者命吏呈善恶二录。比至,则恶录盈庭,其善录一轴,仅如箸而已。索秤称之,则盈庭者反轻,而如箸者反重。仲达曰:“某年未四十,安得过恶如是多乎?”

    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

    因问轴中所书何事,曰:“朝廷尝兴大工,修三山石桥,君上疏谏之③,此疏稿也④。”

    仲达曰:“某虽言,朝廷不从,于事无补,而能有如是之力。”

    曰:“朝廷虽不从,君之一念,已在万民;向使听从,善力更大矣。”

    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

    【注释】

    ①馆职:在馆阁任职的官员称馆职。宋沿唐制,在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等馆阁任职的,从直秘阁、直馆、直院到校理、校勘等,均称为馆职。

    ②冥司:yīn间,yīn曹地府。

    ③谏:直言规劝,多用于下对上。《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

    ④疏稿:奏疏的草稿。

    【译文】

    什么叫大、小呢?从前有个卫仲达在翰林院任职,他的魂魄被摄到yīn曹地府,阎王让鬼吏把他的善恶记录呈上来。等到这两份册子送到后,记录恶事册子堆满了庭院,记录善事的册子却只有一小卷轴,不过像筷子一样粗。拿秤来称量,却发现满院的作恶记录反而很轻;而像筷子那样粗细的善事记录反而很重。卫仲达说:“我还不到四十岁,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过失、罪恶?”

    阎王说:“只要一个念头不正,就是罪过,不一定要等你犯了以后才算。”

    卫仲达又问那个卷轴中记录的是什么事,阎王回答说:“朝廷曾想要大兴土木,修建三山石桥,你上了奏章来劝阻此事,这就是你的奏疏草稿。”

    卫仲达说:“我虽然进谏了,但朝廷并没有采纳,于事无补,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功德。”

    阎王说:“朝廷虽然没有听从你的建议,但你有这样的念头,便已经功在万民了;如果朝廷听从你的建议,那么善的功德就更大了。”

    所以志向在全天下和国家的,善事即使少,其福报却会很大;如果只在自己的,哪怕善事很多,其福报却只会很小。

    【点评】

    什么叫做大、小?从前有位卫仲达在翰林院任职。有一次他的魂魄被摄到yīn曹地府,在那里接受审判。卫仲达到达yīn曹地府后,阎王让鬼吏把他的善恶记录呈上来。等到这两份册子送上来,关于他的恶事的记录堆满了庭院,不可胜计,而关于善事的记录却只有一小卷轴,仅如筷子般大小。拿秤来称量,发现盈庭的恶的记录反而轻;而如筷子般大小的善事记录的卷轴反而重。卫仲达不解,于是说道:“我还不到四十岁,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过失、罪恶?”

    阎王说:“只要一个念头不正,就是罪过,不一定要等你犯了以后才算。”卫仲达又问那个卷轴中所记录的是什么事。阎王回答说:“朝廷曾想要大兴土木,修建三山石桥,你上疏劝阻此事,免得劳民伤财,这卷轴中是你的奏疏草稿。”

    卫仲达说:“我虽然说了,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