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圆满,第二年就生了儿子天启。
※※※
※※※
余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管,印一朱圈于历日之上①。或施食贫人,或放生命②,一日有多至十余者。至癸未八月③,三千之数已满。复请xìng空辈,就家庭回向。
【注释】
①历日:日历,历书。
②放生命:即放生。释放被羁禁的生物。佛家以不杀生为善举,规定“五戒”的头一条即“不杀生”,同时提倡“放生”。佛教要求佛门弟子应以慈悲为怀常行放生,据此可得长命的果报。
③癸未:指1583年。
【译文】
我每做一件事,便随时用笔记下来;你的母亲不会写字,每做一件事,就用鹅毛管印一个红色的圈在历书上。或者给穷人布施食物,或者放生,一天有的多达十来件。到癸未年八月,三千件的数量又圆满了,再请了xìng空等人,在家里回向。
【点评】
了凡先生每天行善,做了一桩善事后便记录在案。夫唱fù随,了凡先生的妻子也跟着一同行善,可谓相得益彰。他的夫人因为不能识文断字,所以只能以符号记录所行之善,她每天在家里的日历簿上用鹅毛笔沾印泥记录自己的善行。有时是施舍食物给贫苦之人,有时是买来活物放生。
佛教有“六度”,度为度生死海的意思,其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其中布施是以福利施与他人。施舍的种类很多,以施与财物为本义。佛经中说:“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己惠人目之为施。”
佛教还宣扬“放生”,就是释放被羁禁的生物、活物。“不杀生”乃是佛教戒律之首。杀生的人,当坠落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受无穷苦;侥幸为人,亦受短命等恶报。所以说杀生是最大的恶业,而放生则是最大的功德。《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中记载释迦佛过去世为流水长者子。一次,长者子经一空泽,见池水涸竭,万鱼被曝晒将死。长者子先取树叶遮住阳光。后来发现,恶人为了捕鱼,在源头处截断了水流。长者子即向国王借了象队,到上流用皮囊盛水,运到空泽,倾泻池中,救活了万鱼。中国流行放生乃始于隋代天台大师智。智“买断梁,悉罢江上采捕”,就是让渔人在天台山海隅放生。当然,佛教所说的放生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发现的活泼泼的动物,认定它还能活命,故而买来放生。要随缘应化,如果故意去找寻作为,则又是攀缘了。
了凡夫fù在起初是一天难得行善一次,故而完成三千善事耗费了十多年之久。现在一天有时能行善十多件。从庚辰年到癸未年,只用了四年之功,便将三千善行都做得圆满了。故而再次请来xìng空法师等人在家中的佛堂做回向。
※※※
※※※
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登第①,授宝坻知县。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篇》。晨起坐堂②,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所行善恶,纤悉必记③。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④。
【注释】
①丙戌:指1586年。
②坐堂:官吏坐在官署的厅堂上问事判案。
③纤悉:细微详尽。唐孟郊《秋怀》:“还如刻削形,免有纤悉聪。”
④赵阅道:北宋官员。名,字阅道。自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景进士。景初,累官殿中侍御史,刚直敢言,不避权贵,时称“铁面御史”。历任益州路转运使,加龙图阁学士,知成都。神宗时,擢参知政事,因反对王安石罢职。有《赵清献集》。为官清廉,任成都转运使,到官时随身只带一琴一鹤。《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