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相继指挥德军进攻波兰、荷兰、比利时和法国,接连得手。1940年7 月,由希特勒授予元帅军衔。1941年,指挥德军侵占南斯拉夫和希腊,再次得逞。但不久于6 月进攻苏联时却遭到顽强抵抗,使希特勒的预定目标一再落空,于同年12月被希特勒解职。此后,布劳希奇转人预备役隐名度日。1945年作为战犯被英军抓获,后病逝于汉堡战俘营。

    约翰内斯勃拉斯科维茨(18831948)。

    乙级纳粹战犯,纳粹德国高级将领。

    1901年人德意志帝国军队服役,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投靠纳粹政权,很快置身高级将领的行列。1935年晋升为中将军衔。19381939年指挥德军第三集团军先后侵占奥地利。苏台德地区和波希米亚。1939年9 月1 日指挥部队进攻波兰,继而任驻波兰德军总司令。后因同党卫军发生矛盾而被解职。1944年重新出任驻守法国的G 集团军群司令。同年6 月,因被登陆诺曼底的英美盟军击退,再次被解职。1945年春,一度担任驻守荷兰的德军总司令。二战结束后,作为战犯被盟军逮捕,在纽lún堡看守所内等候接受美国军事法庭审判时自杀身亡。

    瓦尔特瓦尔利蒙特(18941977)。

    纳粹德国高级将领,重要的纳粹乙级战犯。

    1913年人伍,不久即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升任中尉。西班牙内战期间,作为德国陆军部的全权代表率军协助佛朗哥政权作战。1937年提出《瓦尔利蒙特备忘录》,为1938年希特勒改组全国最高军事领导机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后成为约德尔的副手。1939年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国防处处长,主持新兵补充工作。1940年8 月晋升为少将。同年12月,受命同约德尔一同制定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1944年 4月获得上将军衔。二战结束后,于1948年被判终身监禁。后来因冷战bào发减为8 年徒刑,1957年获释。

    第二节 党卫军中的战犯

    卡尔沃尔夫(19001984)。

    党卫军系统内地位和权势仅次于希姆莱的第二号人物,首要纳粹战犯之一。

    20世纪20年代之前任德国黑森大公国近卫团少尉。20年代经营广告事务所,直到1929年前后经济大危机时破产。1931年加入纳粹党和党卫军。因为对党卫军首领希姆莱忠心不二,1936年以后,地位迅速上升,相继晋升为党卫军司令官的首席副官。党卫军帝国领袖本部处处长;大战bào发后,又被希姆莱提拔为党卫军副总指挥衔(相当于上将),成为党卫军系统内一人之下。百万人之上的副统帅。19431944年受命全权指挥驻意大利德军。战争末期,受希姆莱秘密派遣,赴瑞士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特使杜勒斯谈判,密商驻意大利德军向盟军投降的条件。谈判虽未成功,但他联美反苏的立场却给美方谈判人员留下良好印象。二战后被盟军抓获,在纽lún堡国际军事法庭受审时,作为首要战犯被判处无期徒刑。冷战bào发后,驻德美军当局经杜勒斯指示,下令将他释放。

    戈特洛普勃格尔(18961945)。

    党卫军副总指挥,党卫军上将。

    生于施瓦本,锯木厂主的儿子。早年当过正规学校的体育教师。自愿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军衔是少尉,战斗中曾负重伤c1935 年加入党卫军,以对希姆莱忠心耿耿而很快升任党卫军旅队长(相当于少将军衔)。1938年任党卫军中央技术管理处处长。1939年5 月,勃格尔和特别机动部队督导处受命组建党卫军武装部队。当年9 月进攻波兰时,这支部队仅仅18000 人;而在2 个月之后,激增至10多万人以上。同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