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勃格尔建立了武装党卫军补充处,在17个党卫军地区总队设立了办公室。1940年6 月1 日,他被任命为党卫军中央技术管理局负责人,成为扩充武装党卫军的关键xìng人物。经他的不懈努力,从境外德国人和西、北欧日尔曼国家中解决了兵员不足的难题,使党卫军总兵力从1940年的10万人发展到1944年的91万人。1944年8 月,希姆莱调他赴斯洛伐克镇压起义,担任驻斯洛伐克德军总司令。4 周以后,他将起义者置于血泊之中,重新夺得对该国的统治权。1945年5 月9 日,勃格尔畏罪自杀。

    泰奥多尔艾克。

    党卫军副总指挥,党卫军上将,集中营事务总监,党卫军骷髅师师长。

    泰奥多尔哎克生于阿尔萨斯。1919年就读于伊尔梅瑙工业学校,由于贫困而中途退学。1920年以后,先后在多个警察局内任职,但不久均被解雇。由此,他只能把命运寄托于民族社会主义革命和党卫军的生涯。1933年6 月底,希姆莱任命他为达豪集中营司令官。1934年6 月奉命率部除掉了冲锋队首脑罗姆,从此得以担任全国集中营事务总监兼党卫军看守部队领袖。1939年11月,艾克奉命组建武装党卫军,并出任骷髅师师长。1940年的对法国战役和1942年东线杰米扬斯克守卫战中,艾克的部队均表现得身手不凡。1943年2 月,在苏联哈尔科夫防御战中,党卫军上将泰奥多尔艾克乘飞机视察前线时,被苏联pào火击中,机毁人亡。

    尤塞夫塞普狄特利希(18921966)。

    党卫军系统内的主要战犯之一。

    1911年参加德皇的军队,几年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参加纳粹党,成为该党的早期党员和希特勒的主要亲信之一。1928年出任希特勒的警卫队长。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以党卫军地区总队长的军衔统率阿道夫希特勒旗队。1934年6 月亲率人马,受命处决了罗姆等不服从希特勒的冲锋队首领。二战bào发,出任武装党卫军坦克军军长,参加了对法国和苏联等国的入侵。1943年9 月意大利发生推翻墨索里尼的政变后,负责保护被德军特种部队解救出来的墨索里尼。1944年6 月英美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后,奉命以党卫军总指挥衔赴西线指挥武装党卫军第六装甲集团军,参加部署对盟军实施阿登地区的突然反攻计划。二战后,作为战犯被美国军事法庭判处25年监禁,1955年提前释放。1957年慕尼黑地方法庭又判处他18个月监禁。刑满释放后定居在西德。

    第三节 纳粹德国中央政府中的战犯

    菲利普布勒(18991945)。

    首要纳粹战犯之一,曾长期担任纳粹德国总理府办公厅主任。

    菲利普布勒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加入纳粹党。参与编辑纳粹党报《人民观察报》。1933年出任纳粹党全国指导处成员和国会议员,获党卫军旅队长军衔(相当于少将)。1934年任慕尼黑市警察头目,同年兼任元首与总理办公厅主任,直至二战结束。他的职责是处理希特勒的各种文件事务等,并兼任纳粹党保护民族社会主义文学监察委员会和德国历史书籍与教育资料研究会主席。他也是受命于希特勒,积极推行对本国和被占领国家的精神病人和重病患者实行残酷的“无痛致死纲领”的罪魁祸首之一,这一纲领使数十万余名无辜居民丧失生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追随戈林。1945年5 月纳粹政权崩溃后畏罪自杀。

    奥托蒂拉克(18891946)。

    首要纳粹战犯之一,先后任纳粹德国人民法庭庭长和司法部长。早年在马尔堡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和政治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