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老远地翻神农架而来,好在四川的山路,人家都走习惯了,也没觉得如何。

    郧阳城兵强马壮,岳肃大喜,忽然得报,鞑子到来,还未扎营,便驱民攻城,明军人马众多,立刻开始守卫,岳肃与秦良玉、郧阳副将一起登城,观看敌情。

    鞑子是在郧阳城西侧,在这边同样可以看到周边的地形,到处都是山岭,为郧阳一处可走,不想舍弃马匹,就得玩命攻城。所以,鞑子一到,连营盘都没扎,就先行攻城,可以说,是犯了兵家大忌,但皇太极也管不了那许多了。

    前面是百姓,后面的鞑子,如潮水一般,涌向城来。城上的火炮、弓箭早就准备好了,直接向下招呼,也不管你是百姓还是鞑子,只要靠近,格杀勿论。

    岳大人到此,也是带了不少大炮,城上一边守卫,一边有条不紊的布置。到了晚上,一切才布置得当,而这短短一个时辰,鞑子已经发动了三次进攻,但都被打了下去。

    此消彼长,鞑子的士气慢慢下落,明军城上的火力加强,声势更甚,一个个都放声大叫。“死鞑子,有种就冲呀!”“来呀!来呀!”……皇太极见今天难以得手,下令鸣金收兵。夜里仍然没有扎营,反正是夏天,天气也不冷。枕戈待旦,随时都可作战。

    别人显得着急,皇太极仍然显得十分镇定,因为他还有一张杀手锏,张重安和三百鞑子,已经混进城去,搞不好什么时候,就能来一个里应外合,攻破郧阳城。

    然而,令皇太极做梦都没想到的是,在第二天一早,被派进城去的三百鞑子,都被割了人头,挂在城上示众。

    为何会发生这一幕,原因是张重安反水了。张重安开始的时候,倒是打算在郧阳立功,里应外合攻下城池,可当秦良玉与岳肃的兵马相继入城,他就意识到,皇太极已经成为瓮中之鳖,没有多少天蹦头了。想要里应外合,攻下郧阳城,更是没有可能,郧阳城内的兵马,不下八万,自己手头这两个人,都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当然,就这么投降,他也是不愿意的,自己是汉歼,干过不少缺德事,投降之后,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干脆,就这样悄悄的躲在城里,静观其变吧。可是,他打算静观其变,那三百和他一起混进来的鞑子兵,可没打算静观其变,不管明军多少,都打算一决死战。甚至还得拉上他,要是张重安不去,就先砍了他。

    张重安无奈,只能虚以委蛇,先行答应,现在他也明白了,自己在女真人面前,其实没有什么地位,充其量,不过是女真人的一条路。于是,他在深夜,趁人不备,跑到岳肃那里投降请罪。

    岳大人也算仗义,表示既往不咎,只要你老实交待,朝廷是不会计较的。要知道,张献忠这种都称帝的反贼,朝廷都放了,更别说你一个小小的汉歼了。

    张重安大喜,当下将自己知道的一切,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他本是张家口春风居的老板,春风居就是皇太极扶持的,专门在中原内部,打探消息,还时常给京中的一些官员送礼,以稳固自己的门庭,让人不敢前来闹事。别看现在关口都封闭,但是同样可以靠飞鸽传书,把消息送出去。前段时曰,他接到皇太极的书信,让他前往三关口,诈开城门,夺下三道关,然后引鞑子入关。眼下,又奉皇太极之命,前来郧阳城中,准备里应外合,攻下城关。因见鞑子大势已去,所以决定弃暗投明,鞑子混进来的三百人,就在白云客栈,大人可以前去捉拿。

    这家伙可真够实在的,为何弃暗投明,也是实话实说。当然了,他若是说自己突然良心发现,发现鞑子丧尽天良,岳肃也不会相信。

    听完他的讲述,岳肃点了头头,说道:“果然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倒也算是一个人物,风吹两边倒呀。”

    言罢,便命人前往白云客栈,把那里的鞑子和张重安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