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序;故可以安上化下也。

    礼者,敬而已矣。

    敬者,礼之本也。

    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

    悦,

    居上敬下,尽得欢心,故曰悦也。

    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

    言教不必家到户至,日见而语之。但行孝于内,其化自流于外。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

    者也;

    举孝悌以为教,则天下之为人子弟者,无不敬其父兄也。

    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举臣道以为教,则天下之为人臣者,无不敬其君也。

    《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恺,乐也。悌,易也。义取君以乐易之道化人;则为天下苍生之父母也。

    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以孝事君则忠。

    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

    以敬事长则顺。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君子所居则化,故可移于官也。

    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修上三德于内,名自传于后代。

    谏争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

    父之令可谓孝乎?”

    事父有隐无犯,又敬不违,故疑而问之也。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

    有非而从,成父不义,理所不可,故再言之。

    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

    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

    降杀以两,尊卑之差。争,谓谏也。言虽无道,为有争臣,则终不至失

    天下,亡家国也。

    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令,善也。益者三友,言受忠告,故不失其善名。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父失则谏,故免陷于不义。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

    不争则非忠孝。

    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孝乎!”

    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

    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言能敬事宗庙,则事天地能明察也。

    长幼顺,故上下治。

    君能尊诸父,先诸兄,则长幼之道顺,君人之化理。

    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事天地能明察,则神感至诚,而降福,故曰彰也。

    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

    父谓诸父,兄谓诸兄。皆祖考之胤也。礼:君宴族人,与父兄齿也。

    宗庙致敬不忘亲也。

    言能敬事宗庙,则不敢忘其亲也。

    修身慎行恐辱先也。

    天子虽无上于天下,犹修持其身,谨慎其行,恐辱先祖而毁盛业也。

    宗庙致敬,鬼神著矣。

    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享于克诚。故曰著也。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能敬宗庙,顺长幼,以极孝悌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