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齐有序。
②距帝:距,通拒,意为抵抗。帝,指司马懿。懿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乱战
凡与敌战,若敌人行阵不整,十卒喧哗,宜急出兵以击之,则利。法曰:“乱而取之。”①
唐段志玄从刘文静拒屈突通于潼关,文静为通将桑显和所败,军营已溃,志玄率二十骑赴之,击杀数十人而还;还为流矢中足,虑众心动,忍而不言,更入贼阵者再三。显和军乱,大军因而复振,击大破之。[及屈突通之遁,志玄与诸将追而擒之。
【注释】①乱而取之:语出《孙子兵法计篇》。意思是,乘敌人混乱不堪时,我就乘机攻取它。
分战
凡与敌战,若我众敌寡,当择戍平易宽广之地以胜之。若五倍于敌,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①;三倍于敌,二术为正,一术为奇。所谓一以当其前,一以攻其后。法曰:“分不分为縻军。”②
梁将陈霸先、王僧辩讨侯景,军于张公洲。高旗巨舰,截江蔽空,乘潮顺流。景登石头③,望之不悦,曰:“彼军士有如是之气,不可易也。”帅铁骑万人,鸣鼓而前。霸先谓僧辩曰:“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应。贼今送死,yù为一战。我众彼寡,宜分其势。”僧辩从之,以劲弩当其前,轻锐蹂其后,大阵冲其中。景遂大溃,弃城而走。
【注释】
①五倍于敌,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语出《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意思是,我方兵力五倍于敌时,则分兵以三份兵力为正兵,以二份兵力为奇兵。
②分不分为縻军:语出《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意思是,应当分散使用兵力时而不分散兵力,就成了自我束缚的军队。縻军,自我束缚的军队。
③石头:即石头城,又名石首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
合战
凡兵散则势弱,聚则势强,兵家之常情也。若我兵分屯数处,敌若以众攻我,当合军以击之。法曰:“聚不聚为孤旅。”①
开元时,吐善入寇,报新城之役,晨压官军,众寡不敌,[师人皆惧焉]。王忠嗣策马而进,左右驰突,如此无不辟易②,出而复合,杀数百人,贼众遂乱。三军翼而击之③,吐蕃大败。
【注释】
①聚不聚为孤旅:语出《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意思是,应当集中使用兵力时而不集中兵力,就成了自我孤立的军队。
②辟易:避退,惊退。
③翼而击之:分兵左右两翼合击敌人。
怒战
凡与敌战,须激励士卒,使忿怒而后出战。法曰:“杀敌者,怒也。”①
汉光武建武四年,诏将军王霸、马武讨周建于垂惠。苏茂将兵四千余救建,先遣精骑遮击马武军粮,武往救之。建于城中出兵夹击武,武恃霸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过霸营,大呼求救。霸曰:“贼兵势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乃闭营坚壁。军吏皆争之。霸曰:“茂兵精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武]与吾相恃,两军不一,败道也,今闭营坚守,示不相救,彼必乘势轻进;武恨无救,则其战当自倍。如此,茂众疲劳,吾乘其敝,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兵出攻武,合战良久,霸军中壮士数十人断发请战。霸乃开营后,出精骑袭其背。茂、建前后受敌,遂败走之。
【注释】
①杀敌者,怒也:语出《孙子兵法作战篇》。意思是,要使部队奋勇杀敌,就要激励士卒同仇敌忾。
气战
夫将之所以战者,兵也;兵之所以战者,气也;气之所以盛者,鼓也。能作士卒之气,则不可太频,太频则气易衰;不可太远,太远则力易竭。须度敌人之至六七十步之内,乃可以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