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几乎是叹息一般地问,“承欢喜欢的人是洛九牧,那你呢?你对承欢的感情,又是怎样的?若你喜欢朕的女儿,大可以跟洛九牧公平竞争,结果如何还未可知。你心地善良,凡事不欲与人相争,但情之一事,一旦退让,便可能是蹉跎一生。你此番自请前往江都接任知府,一去可能便是载,与承欢或再无可能。”
宋允墨要去江都接任知府?我的心猛然纠紧,不知是因为听到这个消息,还是紧张他接下来要说的话。父皇的心思是何等地圣明,是不是觉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东西?
宋允墨清风一样的声音传过来,“臣与公主今生没有缘分,亦不打算强求。求皇上成全。”
“朕明白了,你去吧。”
宋允墨走了之后,我从偏殿慢慢地走出来,跪在地上,“儿臣向父皇请罪。”
父皇喝了口茶,斜睨着我,“说说看,罪在何处。”
“儿臣没有将事情始末向父皇言明,偷偷与永兴侯之子来往,另外,多少因为儿臣的原因,父皇喜欢的一个臣子要自贬出京”
“兰儿,你一个人把国公府,侯府和太师府搅得一团乱,要朕说你什么好?你可知先前宋夫人入宫,言谈之间已经把你当成宋家儿媳,朕如何能忍心伤她这颗心?崔夫人已经几次要朕撮合洛九牧还有崔家丫头,要不是朕念及允墨和你这边,早已经下了圣旨。”
我带着几分愧疚说,“此事儿臣已经拜托宋大人,他会向家人言明。至于崔夫人那边,只能烦请父皇多帮着儿臣了。”
“你当真喜欢九牧?”
“是,儿臣非他不嫁。”
“你先起来,到朕身边来。”父皇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孩子,父皇私心,在崔宋两家有婚约的前提下,九牧确实是个良配。但若九牧和允墨二人选一个,父皇更愿意是允墨当女婿,你可知道原因?”
我老实地摇了摇头,父皇接着说,“四年之前,朕因一时执念,将永兴侯贬去龙城,明里虽然不闻不问,但暗中一直派人监视,防止他有异心。若是按照他年轻时候的脾气,早就暴跳如雷,连番上书,定要跟朕争个是非曲直不可。但这四年他全家却一直躬耕于田,安居乐业,可知道原因?原因就是洛九牧。”
“九牧天资聪颖,处事进退有度,待人谦恭有礼,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温厚的孩子,实则心思城府却极深。朕有的时候,甚至都看不懂他。永兴侯手握重兵,九牧是永兴侯独子,倘若他无二心,便是国之栋梁。但若是他存了别的心思,便是国家之大患。朕前番之所以想把九牧招为驸马,一来是想用你来牵制他,二来便有理由不让他们离京回到封地,控制起来,再来便是朕最属意的允墨与崔家有婚约在先,算来算去,也只有九牧最能配你。”
我握紧父皇的手,小心翼翼地说,“朝堂上的事情儿臣不懂,但他待儿臣却是极好的。”我把挂在脖子上的血玉掏出来给父皇看,“这是他离京的时候送给儿臣的。”
父皇仔细一看,笑道,“呵,好小子,下手就是快。这可是他们洛家祖传的血玉,世间仅此一块。他居然给砸了,还送给你,看来是定要娶你为妻了。也罢,既然你们两情相悦,在一起也没什么不好。只不过他虽能护你一世安宁,真心待你,恐怕别的却不会由你掌控。这是父皇担忧的地方。”
“父皇,儿臣别无所求,只愿得一心人,相携到老。”
父皇深深地看着我,“兰儿,他是堂堂永兴侯之子,除了你之外,定还会纳几个姬妾”
“我不许。我不愿意跟别人分享丈夫,更不愿意去争宠算计。他若想娶我,必须答应不能纳妾!”我激动地说。
父皇的眼睛里似有沉甸甸的东西。他轻拍我的手背,“朕对你们母女有亏欠。其实这后宫中的女人,朕能说对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