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位选择
挑刺法必须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明确病位,以作出临床诊断,确定治则和治法,选取相应的穴位和部位。
1以背俞c夹脊穴为主作定点挑治:背俞,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灵枢?背腧》提出背俞穴可主治五脏疾病,并提出了五脏背俞的穴名和穴位。同时还提出了背俞穴定穴时所出现的“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阳性反应现象。临床可观察背俞穴处的皮下组织有无隆起c凹陷c松弛和皮肤温度的变异等反应现象,以此分析c判断属于某一经的疾病。也可以此寻求有关穴位邻近的阳性反应点作为取穴依据。如临床治疗头面c颊c颈c项部诸器官疾病,取颈1至7椎夹脊穴;治疗胸腔内脏及上肢疾病,取颈3至胸7椎夹脊穴;治上腹部内脏疾患,取胸8至12椎夹脊穴;治疗腰部和下腹部内脏疾患,取胸10至腰2椎夹脊穴;治疗肛门部和下肢部的疾患,取腰2至骶4椎夹脊穴等。
2以痛为腧找痛点挑刺:在病变体表局部区域内,找最明显的压痛点进行挑刺,如肩痛多在肩胛岗上的表面和三角肌的前缘等处找到痛点;腿痛多在腰骶关节表面找到痛点,即可在该痛点处挑治。
3以脊髓神经节段分布选点挑刺,这是运用“脊髓神经节段性分布”的理论应用于挑刺疗法中的一种方法。
4选反应点挑治:选用某些疾病在体表有关部位出现的反应点,如压敏点c疹点等。疹点的特征似丘疹,稍突出于皮肤,似针帽大小,多为灰白色或暗红色,棕褐或浅红色,压之不退色。选点时要注意与痣c毛囊炎c色素斑相鉴别。找点困难时,可用手摩擦相应部位皮肤后,再进行寻找。
以上四种选穴方法,可单独应用,亦可综合选定穴位或部位进行挑治。
(四)操作方法
挑刺部位确定后,用碘酒c酒精常规消毒。将针横刺刺入穴点的皮肤,纵行挑破02一03皮肤,然后将针深入表皮下挑,挑断皮下白色纤维丝状物,以挑干净为止。用碘酒消毒即可。
选好挑点后,进行消毒,用细长而足够硬度的针(缝衣针或特制的挑针均可),慢进针,当针尖进入皮肤后,挑破表皮,便可挑出一些稍具黏性的皮内纤维状白丝,此物即病根所在,成分不明(目前无人研究),健康人没有,只有病人有,而且不出血c不很痛,此物堵塞经络,气血不通而致病,所以一般不出血,挑干净后才见血;而健康人一挑就出血。挑一条拨出一条,一针一针往下挑,直至把针口内的纤维挑完为止。然后再挑另一病点,可连续挑多个。
(五)适应证和对应点
头痛c头晕c感冒c神经衰弱c结膜炎c热性病,可于颈项部c颞部选穴或选择敏感点;偏头痛c额神经痛c感冒c眼病c热性病,可于颈项部和颞部c额部选穴或敏感点;头晕c眼病c发热c小儿抽搐,可于项部c额部和眼区选穴或敏感点;眼病,于风池穴和眼区周围选穴和点。
急性结膜炎c眼底或视网膜出血,可于耳郭后风池穴附近和眼区周围部选区敏感点;颈淋巴结结核,可于颈部选穴或选点。
急慢性喉炎c咽喉炎c扁桃体炎c上呼吸道感染,于结喉附近及颈部选取敏感点;胸痛c肋间神经痛c感冒,可于任脉选穴或敏感点,亦可于相应背俞穴选穴或选点。
热病c急慢性胃肠炎c胃及十二指肠溃疡c胃肠痉挛及神经痛c膀胱炎c月经不调,可循经选穴或按以痛为腧c脊髓神经分布c敏感点几种取穴原则综合取穴。
上肢部风湿痛c肌肉麻痹c关节痛等疾病,于颈椎部选穴选点,亦可按以上四种选穴方法相结合,选取部位或敏感点。下肢部的风湿痛c肌肉麻痹c关节痛等于腰骶部选穴或敏感点,亦可按以上四种选穴(点)方法结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