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之内,中弹虽然依然可能不至于死亡,但保证失去战斗力,不似以前老火铳那般,中了铁砂还能浑然不知,嗷嗷的往前冲。
陆家的火铳射程远、威力大,而且最主要的是因为连发火铳的出现,以及火药配比包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射速,解决了装添麻烦的问题,形成了火力压制的全新概念。连发火铳一次六发,打出去就相当六个人在射击,这本是为了弥补陆炳手下士兵数量不足,提高整体战斗力的举动,现在却成了战场上的必须。也就是五十步之内,只要士兵训练得当连番射击,保准能把敌人射称马蜂窝,绝世高手除外,就是铁打的汉子也扛不住这样的攻击。若是制作特别精良的火铳,还可以达到八十步的精准射程,比如空骑兵所用的就是,但造价太高,难以让全军配备。
而长火铳就不行了,没了强大的火力覆盖,可人们发现这种长火铳的精准射程已经可以达到一百步,而有效射程足以达到二百步。也就是说在二百步之内,都可以成“集团打击”进行火力压制,而敌人在这个距离基本是够不到自己的。只要训练得当,一百步之内简直是指哪儿打哪儿。故此所采用的火药和火铳内部构造和短火铳大不相同,利用了陆炳一直想研发但是难以做到,现在终于实现的膛线技术,采取的是精钢螺旋拉制法。
陆家军全员上下都进行精准射击训练,耗费自然是巨大的,但是效果也是明显的。本来残明的军队所用的火器就射程略差,现如今即便没有火炮的火力覆盖地面打击,两军对垒层层推进之下也高低立下了。残明还没开枪,陆家军就先开枪了。二百步之内反正士兵层层叠叠,只要弹丸能打过去就能击中人,一百步以内几乎是枪枪能放倒一个残明士兵,而残明士兵打出去的子弹却根本近不了陆家军的身。
待到再近一些的时候,人家的连发火铳也同样能发挥威力。而且威力更甚于残明的军队。这还是说在两方互相排队走向对方射击的时候,若是在壕沟中隔着老远对战,那效果更明显,故此陆家的远程火铳令残明士兵心惊胆战。纵然残明的士兵现在训练的再好,看到身边的人不断地倒下,到底还是有士兵忍不住发狂。还未到有效射程就开了枪,残明的实力也因此大打折扣。
在各种各样的优势下,陆家军无往而不利。残明大军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而接下来第二关的宜昌,第三关的龙池山。第四关贺家坪,第五关长岭都是几个时辰就破了防守。几乎两三天就能到下一关所在,简直比商人行商都要快。残明军队放弃地势较为平缓易于进攻的第六关,榔坪镇,集聚兵力做死守在第七关野三关。并在野三关摆出再也不退,退之国家危机,决一死战的架势。但对此,陆家军全员上下表示嗤之以鼻。根本能不在意残明所谓的态度。若是态度决定一切,那要军饷粮草武器做什么用,平日里还训练什么体能和阵法。直接全都练习态度去得了。
战争的消息传回国内,国民大喜,新国处处张灯结彩奔走相告,作为新国人他们是自豪的,是幸福的,有一个仁义的君主。宽松的国治,严格公平的法律。越来越尽职尽责的官员,还有让腰杆子挺的笔直的国之军队。有了这样的军队。遇到番人也可自豪的说一声,我是新国人,出去经商的腰杆子更是强硬了。毕竟陆家军的名声四夷皆知,威慑四方,而皇帝陆炳爱民如子,敢犯我天威者虽远必诛。
同样消息也传到了残明那里,只不过民间只是风言风语,但陈洪巧妙地把风言风语转换成了正能量,举国上下形成一股悲愤之意,反贼得势天不助我而助贼。民间时常有各种各样的激情演讲,让人们热血沸腾,哀兵必胜,不少人都自愿从军报效祖国。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朱厚熜自从进入巴蜀以来的确做得不错,也颇得民心,而最主要的是巴蜀一直是明朝所在,并未被陆家染指,自由之风尚未形成,故此忠君爱国报效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