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国的影响力更大一些。

    “上党郡那边要不要追加些兵力?或者和三川郡对调些人马?”范睢抛出一个新的建议。

    三川郡因为执行新法最早,又经历过攻打南阳和函谷关的战事,战斗力比上党郡的郡兵要强一些。考虑到上党紧邻着邯郸,如果韩国和赵国不睦,赵国势必把上党当做眼中钉肉中刺,限于前段时间的大败,赵国出兵即使不多,也会给上党很多困扰。加强上党的守备也就势在必行了。

    韩王然沉吟了下,说道:“朱亥不是总叫嚷着上次在峣关没有打痛快吗?把他和他手下的虎贲调到上党吧!那里都是山地,他手下的重步兵可以派上用场了!”

    范睢听到后笑了,羽林军的校尉韩腾已经升为汉中郡的郡尉了,这让一向和羽林军不对付的虎贲营校尉朱亥怎么服气!这些日子来,朱亥恐怕是最渴望战事的人吧!将他手下的重步兵精锐调到上党也算物尽其才,得偿所愿!

    赵国,邯郸。

    魏冉好奇地通过马车的车窗打量着邯郸城。这是魏冉生平第一次踏进邯郸,在咸阳压抑地久了,难免对外界心怀好奇。天下人皆说邯郸之富,富冠海内,与新郑、大梁并称三美。但是在魏冉看来,也不过如此嘛。赵国只不过军事强大,实际上,呵呵。一个存粮只有三年的国家,魏冉也只能用“呵呵”来形容了。

    魏冉是一个杂家,但也知道刚不可持久的道理。赵国是一个军事强国,但也只是一个军事强国而已。这一点和千百年后一个叫苏联的国家很像,军力强大,但忽略了民生,也许一夜之间“帝国的大厦”就会轰然倒塌,这样的诱因也谢是一次小小的挫败。不过,魏冉心里对赵国再如何不屑,也要表现出足够的尊重,毕竟这里是赵国的地盘,毕竟他是怀着和赵国结盟的目的而来。

    入驻驿站,收拾行囊,秦国使团的安排有条不紊。而这一切都被赵国的探子一清二楚地观察到。从魏冉一行踏进太原郡的那一刻。赵国上下就知道了秦国使团到来的消息。但赵国或许是因为刚刚败在秦国手下的关系,赵国的态度很是冷漠,没有护送,没有欢迎,赵国就任由秦国使团距离邯郸越来越近,却也没有为难。毕竟是七万血淋淋的尸体。赵国自持身份,不会表现得那么热情,但对秦国使团来意的争论却是随着秦国使团踏进邯郸达到了封顶!

    平原君府上,蔺相如在廉颇北上云中驻守边境后,难得地在这里露面。他的身侧是国尉赵奢,对面坐着的正是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

    将酒樽中的酒轻轻地摇晃,蔺相如叹了口气,开口道:“秦国若是来结盟,平原君还是支持?”

    平原君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说道:“秦国已经不足为患,韩国崛起的太快,较之秦国,对我赵国的威胁更大些!上卿不要忘了,这才短短四年的时间,韩国就拿下了三个郡。若是不遏制的话,用不了多久,韩国会扩张到什么程度!”

    自从得知秦国派遣使者前来邯郸。赵国就下意识地认为秦国多半是来商讨对付韩国的策略。对秦国来说,失去了函谷关。又失去了汉中郡,秦国的形势已经坏到不能再坏了。他们应该也知道自己对韩国的忌惮。如此一来,双方就有了合作的契机!

    赵国大臣们分为两派,一派以为赵国刚刚在关中损失了七万大军,此乃深仇大恨。秦国虽然仍有四十万大军,但有十万大军在巴蜀。而巴蜀已经成为飞地,因此实际战力只有三十万。加之函谷关在魏国的手中,赵国应当利用这个千载的难逢的机会,联合韩、魏两国瓜分秦国。当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步蚕食。

    另一派则是对韩国在这次战事中表现出来的战力极度忧心。韩国在没有得到汉中之前。赵国只是稍微忌惮,现在是极度忌惮。韩国对扩张领土表现出来的极度渴望,像极了秦国,比赵国更甚。不少人认为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