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入3个营的兵力,仍因力量不足难以发展,与guó mín dǎng军形成对峙局面。这时,第9纵队在城东攻击也未奏效,第2纵队则因河水阻隔既不能攻西门又无法增援大北门。

    7日深夜2时,陈毅接到第8师的报告:“攻人城中的部队有被全歼的危险,而城外部队又无法攻进去”。立即派参谋长赶去第8师处置,同时发电询问进一步的情况。

    8月9日,曾被称为陈军长袖子里的“小老虎”的第8师,已与guó mín dǎng军血战3天,血流遍地,河水都染红了。不仅没有突破泅水桂系军队的防线,而且四周的援敌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形势对陈毅已经极为不利。

    陈毅于8月9日晚果断下令部队停止攻城,全部主力撤至雅宁以西地区休整待机。此战,虽取得了歼敌3000人的胜利,但第8师却付出了2000余人的伤亡代价。

    这一结果使陈毅深受刺激,第8师也从未打过如此“窝囊仗”。指战员悲愤、消沉,牢骚埋怨的话很多。有的战士说:“上级老说要集中兵力,可临到打起来却要两个打一个。”泅县一战也是陈毅军事生涯中有数的一个“坏仗”。10月4日,陈毅给第8师领导写了一封信,主动承担战斗失利的责任,表现了陈毅光明磊落、敢于负责的情cāo。

    信中说:“未打好,不是部队不好,不是师团干部不行,不是野战军参谋处不行,主要是我这个统帅犯两个错误”。“我应以统帅身份担负一切,向指战员承认这个错误。”他坦率地自责,肯定第8师“始终是很好的头等兵团,纪律为各军之冠”,同时也作了自我分析:“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我从来不抱怨部属,不抱怨同事,不推拒责任,因而不丧失信心……我从来不向敌人低头,但对自己同志我常常自我批评很愿意低头;胜利时如此,不利时也如此,即失败时亦如此。”后来陈毅又召开由各纵(师)的领导干部及参谋人员参加的战役检讨会,他认真听取了大家提的意见和建议。

    陈毅这位军事家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勇于承担责任,勇于作自我批评,主动为部属分忧,因而深受广大官兵的爱戴,享有崇高的威望。

    泅县战斗后,guó mín dǎng军乘势北上,于9月上旬进攻淮yīn。临沂两个华东解放区的首脑城市(一个是苏皖解放区的首府,一个是山东解放区的首府),进一步造成了山东野战军在淮北作战的困难。陈毅深感集中两支野战军在不同战略方向上分别应敌,对战局不利。对此,陈毅深为焦虑和苦恼。

    9月初发生了一件陈毅预想不到的事,即中央考虑派徐向前前往华东地区指挥全局。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考虑到guó mín dǎng军在控制陇海线后,山东与华中的联系将被切断,拟派徐向前来山东负责鲁南前线的指挥之责,而陈毅负责淮海前线并统筹鲁南、苏中、胶济各前线。作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