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懊,亦死。

    【译文】

    晋朝时,吴兴郡一个人有两个儿子,他们在田里干活时,经常被父亲大骂并追打。儿子们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问他们的父亲,父亲非常吃惊,知道是鬼魅作怪,便吩咐儿子们把它砍死。鬼怪便安静下来不再去了。父亲担心儿子被鬼怪困扰,就想亲自去看看。儿子们以为他是鬼,就把父亲杀死埋了。那鬼就马上回家,变成了他们父亲的模样,并且对他家里的人说:“两个儿子已经杀死了妖怪。”儿子们傍晚回家,全家人都向他们祝贺,过了好几年都没发觉异样。后来有一位法师来拜访他们家,对两个儿子说:“你们的父亲有很重的邪气。”儿子们把这事告诉父亲,父亲十分恼怒,儿子们出来,把父亲恼火的事又告诉了法师,叫他快走。法师却念念有词走进屋,父亲立即变成了一只大狐狸,钻到床底下,法师于是就把它捉住杀了。这下子大家才知道,之前杀掉的,竟是真的父亲。于是家里就重新为父亲安葬服丧。一个儿子因此自杀;另一个儿子又气愤又悔恨,也死了。

    句容狐婢

    句容县麋村民黄审,于田中耕,有一妇人过其田,自塍1上度,从东适下而复还。审初谓是人。日日如此,意甚怪之。审因问曰:“妇数从何来也?”妇人少住,但笑而不言,便去。审愈疑之。预以长镰伺其还,未敢斫妇,但斫所随婢。妇化为狸,走去。视婢。乃狸尾耳。审追之,不及。后人有见此狸出坑头,掘之,无复尾焉。

    【注释】

    1塍(chéng):田间的土埂子。

    【译文】

    句容县麋村的村民黄审在田里犁耕,有一个妇人从他的田埂子上经过。这个妇人在田梗上刚从东边走过去,立即又从西边原路返回来。刚开始,黄审以为她是人,后来见她天天如此就感到很奇怪。于是,黄审问她:“夫人每次都从哪里来?”妇人停下脚步,只是望着黄审微笑并不说话,然后就走开了。黄审对她更加怀疑,就在身边准备了一把长镰刀,等到妇人走回来时,他不敢砍妇人,就去砍跟随在妇人身后的婢女。妇人大惊,变成狐狸逃跑了,再回头看那婢女,原来是一条狐狸尾巴。黄审追赶这只狐狸,但没追上。后来,有人看见这只狐狸在一个坑洞出没,就去挖掘,挖出一只没有尾巴的狐狸。

    刘伯祖与狐神

    博陵刘伯祖为河东太守,所止承尘上有神,能语,常呼伯祖与语。及京师诏书诰下消息,辄预告伯祖。伯祖问其所食啖,欲得羊肝。乃买羊肝于前切之,脔随刀不见。尽两羊肝,忽有一老狸,眇眇在案前。持刀者欲举刀斫之,伯祖呵止。自着承尘上,须臾大笑曰:“向者啖羊肝,醉忽失形,与府君相见,大惭愧。”

    后伯祖当为司隶,神复先语伯祖曰:“某月某日,诏书当到。”至期,如言。及入司隶府,神随遂在承尘上,辄言省内事。伯祖大恐怖,谓神曰:“今职在刺举,若左右贵人闻神在此,因以相害。”神答曰:“诚如府君所虑。当相舍去。”遂即无声。

    【译文】

    博陵县的刘伯祖任河东郡太守,他居住房屋的天花板上有一个神,会说话,常常叫刘伯祖来和他聊天。每当京城的诏书文诰传送消息,他总会预先告诉刘伯祖。有一次刘伯祖问他喜欢吃什么,他说要吃羊肝。刘伯祖于是就买来了羊肝,叫人在自己面前切碎,随着刀切下,一块块羊肝就不见了,这样一直吃完了两只羊肝。忽然有一只老狐狸,模模糊糊地出现在刘伯祖的桌案前,拿刀的人想举刀砍狐狸,刘伯祖喝止了。狐狸便自己爬上了天花板,过了一会儿,它大笑着说:“刚才我吃羊肝,太得意了,忽然现出了原形,给你看见,十分惭愧。”

    后来刘伯祖要当司隶校尉,狐仙又预先告知刘伯祖说:“某月某日,诏书就该送到了。”到时候果然像他所说的那样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