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于是,最终门窗变成了小小的洞眼,炉门也渐渐成了黑黑的窟窿,破旧的桁架和椽子从房顶的破洞里露了出来。

    未受到损坏的倒是足有四个大房间的大片水泥地,每天有四百多个人躺在那上面睡觉,他们穿的都是那种沾满了泥浆的湿衣服。人们将衣服在门口拧干,门前淌的都是一股股脏水。恶劣的雨天和泥泞的土地使他们忍不住抱怨、咒骂起来。他们的话听起来甚至很粗野。人们在水泥地上铺了一层薄薄的干草,大家一个挨着一个地睡,借助体温相互取暖。衣服虽然开始冒汽了,但却从来都没有干透过。他们用麻袋来遮挡窗洞,但雨水仍然渗过麻袋,滴落在地上。屋顶上仅剩的铁皮被密集如榴霰弹般的雨点无情地叩打着。

    厨房是由破旧的板棚盖的。大家每天早上都在这儿喝茶吃早饭,然后就立刻赶去工地干活儿。他们中午吃的是最简单的素扁豆汤和一磅半黑得像木炭一样的面包。

    城里能供给的伙食也只能是这样的了。

    波托什金是这儿的工程师,他是个老头儿,长得瘦高瘦高的,坚毅的脸上还有两道深深的皱纹。而那个生得矮矮壮壮,脸很粗糙,鼻子长得非常肥厚的人则是技术员瓦库连科。他们两人一同住在火车站站长的家里。

    在霍利亚瓦家的小屋子里,还多住了个托卡列夫。霍利亚瓦是一名在车站从事肃反工作的人员。他的两条短腿,很有特点,好动如水银一般。

    虽然不断有困难产生,但工程队的筑路勇士们都是毫不畏惧地以坚强超人的毅力拼命坚持着,苦干着。

    路基一天天修长了,一直延伸在森林的深处。

    不过,工程队里还是有九个人开了小差,后来,又有五个人顶不住溜走了。

    筑路工程队在工作中遭受的第一次打击,是发生在工程开工后的第二个星期中。一天晚上,面包并没有如以往一样由火车从城里送来。

    托卡列夫也是被杜巴瓦叫醒告知这件事的。

    托卡列夫现在是工程队的党组织书记了,他也犯了愁。他的两条毛茸茸的腿垂在地板上,手重重地挠着胳肢窝,苦思冥想着。

    “他们终于开始捣乱了!”他一边低语,一边匆匆忙忙地穿好了衣服。

    这时,一个圆球滚进屋子里来了,仔细一瞧,那是霍利亚瓦。

    托卡列夫立刻关照他:“快去打电话给特勤处,就说我们有急事儿。”接着,他又仔细交待了杜巴瓦几句:“面包还没有运到这件事,你可要顶住,不论谁问起,你都不能说,这是绝对不可以泄露出去的。”

    霍利瓦尔与电话接线员好说歹说一直磨了半个小时,简直耗尽了他所有的耐性,这才拨通了朱赫来的电话,顺便提一句,朱赫来现在已经是特勤处副处长了。就在刚才霍利亚瓦差点儿与接线员争吵起来的时候,托卡列夫气得直咬牙跺脚。

    “你说什么?面包竟然还没有运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放心,这事儿我会马上去查的,到底是谁干的蠢事。”朱赫来在听筒那边听到这个消息后,显然已经暴跳如雷了。

    托卡列夫也是非常恼火:“那么你说,我明天应该让大家吃什么来填肚子呢?”

    那边先是一阵沉默,这显然说明朱赫来也正在考虑现在应该如何来补救。半天,朱赫来才回答说:“你放心,我们一定连夜把面包送到你们那里去,保证不会让大家饿着。我让利特克开车去送,会快些,而且利特克认得那条路。我一定让他在天亮之前送到。”

    事实确实如朱赫来所承诺的,第二天,天刚朦朦亮的时候,火车站里就来了一辆浑身都沾满了泥浆的汽车。那上面堆着一袋袋的面包。司机就是利特克,他从车上爬下来,一副非常疲惫的样子。这也难怪,他毕竟一整夜没睡觉了,他看起来脸色很差,苍白苍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