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融化了皑皑白雪,却照得人身暖意融融。

    唐国公李渊乘马车来到了皇城东的高士廉府,高士廉亲到门外迎接。

    二人堂内寒暄片刻后,李渊便直道来意:“明公,我今日来贵府实则为私。”

    “唐公有事直言无妨。”高士廉恭敬回言。

    “我今日亲来,实为二事。一则是为了内人。无絮姑娘妙手回春,精心配制药、食,内人病情逐渐好转,我对无絮姑娘实在是感激不尽啊。本因早来拜访,无奈这几日公事缠身。”

    “唐公切莫多礼。尊夫人之病,我也听无絮讲过,原本要登门探望,只是恰逢圣上移驾东都,我奉命随同,一来一往,一月有余,未能及时探望,还望唐公见谅。”

    李渊听高士廉这么一说,也忙致谢意,顺便随口说道:“明公此次随陛下移驾东都,看来陛下要在东都过冬了。今年征伐高句丽未成,我听闻陛下来年还有再讨之意。”

    高士廉一听这高句丽之事,也毫不讳言:“想必唐公已知内情,陛下伐高句丽之心是无比坚定,听说年后就会下诏,如今船只武器也将建造完工。这东征现如今是只待诏令。”高士廉说到此,李渊眼珠一转,心自思量。

    “不知唐公对伐高句丽一事有何高见?”高士廉反问一句。

    李渊恍然回神,忙做摆手慎重状:“明公切莫如此问,我位卑权轻,怎敢擅妄朝政。这征伐之事是陛下所定,我等臣子不可随意猜测啊。”

    高士廉看李渊如此谨小慎微,不禁想:这世人皆言李渊是个和善通达之人,在朝为官,也少有政敌。今日看来,他倒是一个谨慎且颇有心思之人。

    高士廉赶忙笑着解释:“唐公误会了,我也只是随意一说,怎敢妄议政事。对了,方才,唐公说有二事,不知这第二事为何?”

    李渊和高士廉屋内谈话之间,李世民和长孙无絮正于园内赏梅。

    “寒冬时节,百花凋零,唯有这冬梅寒放,真是一花独秀。”李世民望着满园红梅,再扭头一看长孙无絮,茜色披风下,那清澈柔和的眼神正望向梅园:“我生于秋冬时节,天生喜好这冬雪寒梅。瞧这红梅,冰寒凉风中还能开得这般鲜艳,既有颜色又有风骨,倒让人心生敬佩之意。”

    “其实,人时常也如这些景物一般,在我们心里,各有各的颜色,各有各的芬芳。”李世民扬手挥去了眼前一条梅枝上的些许落雪。

    “那,在二郎的心中,谁又可比作这芬芳四溢的雪中寒梅?”长孙无絮随口问道。

    李世民转过头来,低眉凝视着无絮,那柔情似水的眼神似要将这冬日寒雪融化。长孙无絮不明其理地望着李世民,突然间低眉垂眼,脸颊微红:“二郎何故这样看着无絮?”

    “在我心里,唯有无絮可比作这芬芳四溢的雪中寒梅。”李世民说着,慢慢地握起了长孙无絮的手:“百花凋零,唯有这寒梅独放,于我而言,唯有无絮如这寒梅一般,独一无二。”

    长孙无絮抬眼望着李世民,这突如其来的话让她一时不知所措。自从认识李世民后,无絮心里总会出现这个人的影子,甚至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可未曾想待到李世民说出心意时,她却慌了神。

    看无絮慌神,李世民赶忙解释说:“自我与无絮姑娘相识以来,我便为姑娘的才德睿智所折服。现在想来,在我初见姑娘时,就已有似曾相识之感,这莫不是缘分之说?”

    听到此,长孙无絮心头一震,这似曾相识的感觉在她初见李世民时也曾有过,莫非这就是冥冥之中早有注定。恍惚间,她似乎能忆起遇见李世民后的每一天,这份小心翼翼的女儿心思一直潜藏不知,这时竟全都被唤了出来。

    “寒梅芳雪下,我便道出心意。我愿与无絮长相厮守,今生为伴,不知无絮是否亦有此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