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部队脱离接触。
其实,他的言外之意是,黄维已经完蛋了,“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你让李延年他们快点跑。
李延年、刘汝明本来一直在勉为其难,一听刘峙传令,当然求之不得,当即火速行动,一个退守临淮关、怀远,一个退守蚌埠以南地区,后来成为淮海战役唯一漏网的两个兵团。
黄维望穿秋水,援兵的消息一个个破空而来,却又一个个泥牛入海了。
他现在剩下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等死。
29、陈士榘增援中野(上)(1)
黄维虽然只能等死,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他还未“死”。黄维还在挣扎,中原野战军司令部尽管已于12月3日和4日先后将华野7纵和13纵这两只生力军投入战场,也就一时奈何不了。
粟裕围住杜聿明集团后,淮海战场出现了极为壮观的惊人一幕:中共军队已非南昌或者井冈山的吴下阿蒙,壮大得能“狮子开大口”,同时包围了蒋介石两个最精锐的嫡系重兵集团。
这两个集团相距很近,集中在徐州以南蚌埠以北仅有60公里的狭窄区域内。包围圈的边缘,还有刘汝明、李延年两个兵团相距也不过40公里。
黄维和杜聿明都成了砧板上的“ròu”,但要同时解决他们,却也并非易事。
máo zé dōng也明白这一点。他12月4日就致电淮海前线将领:“对黄维兵团、杜聿明集团和李延年兵团,分别采取攻歼、围困、阻击的不同方针。”
粟裕的任务是“围困、阻击”杜聿明和李延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的任务则是“攻歼”黄维。
中原野战军围困黄维已有10天,因为平原上作战没有任何隐蔽物可以利用,一旦发起攻击,官兵在冲过开阔地时往往伤亡巨大,中野进攻部队的几个纵队负责人反复向司令部请求,把战壕挖得距离敌人近些再近些,这一要求因为土工作业的规模太大而使总攻黄维的时间一推再推。
现在,出击的准备工作终于完成,兄弟部队华东野战军主力正在挡住南北两路援兵,而淮海战场的北面,林彪率领另一支兄弟部队东北野战军已越过古老的长城进入华北地区,一场被称之为“平津战役”大战业已开始,是到动手收拾黄维的时候了。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决定将中原野战军全军以及华东野战军粟裕派过来支援的两个纵队分为3个突击集团:
东集团:以中野4纵、9纵、11纵及豫皖苏军区独立旅组成,由4纵司令员陈赓、政委谢富治统一指挥,担负主要突击任务;
西集团:以中野1纵、3纵、华野13纵组成,由3纵司令员陈锡联统一指挥;
南集团:以中野6纵、华野7纵及陕南12旅组成,由中野6纵司令员王近山、政委杜义德统一指挥;
同时,他们还将华东野战军鲁中南纵队作为预备队,华东野战军特纵所属的pào兵则分为两个pào群,分别支援东、西集团作战。
12月5日,他们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一、敌黄维兵团经我半月作战,已损失总兵力至少三分之一,战斗部队至少损失五分之二,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