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作,另外还下辖一处种植实验场。

    第1部该部是实战研究部门,下设若干分部。通过细菌和病dú的实验,确立鼻疽、炭疽、传染xìng贫血以及植物病dú的效能和传染途径。该部每年都要多次进行病dú、细菌的dúxìng实验。

    第2部是该部队的主要部门,主要负责各种细菌、病dú的研究和制造。该部有20名军官,30名研究员,50名技术员。

    1943年前设五个分部。一是细菌分部,编有20人,由研究员西田和实验员山口负责,从事炭疽菌、鼻疽菌的研究工作。还有一批人由高秋大尉领导,研制牛瘟病dú和羊瘟病dú;二是病理分部;三是实验动物管理分部;四是有机化学分部;五是植物学分部,研究细菌dú害或传染植物的方法。

    1943年以后,由于战局的发展越来越对日军不利,若松部队长多次说过“一旦同苏联开战,第100部队应当成为大量生产各种细菌和烈xìngdúyào的工厂,以便进行通过破坏xìng的细菌战去反对苏联”。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他们决定加强细菌的研究与生产,增设第6分部。该分部的任务是大量增殖细菌和在地下特种仓库中保存这种细菌。当时计划在进行部分必要的设备更新、人员补充之后,在1年内生产1吨炭疽菌、500公斤鼻疽菌和100公斤锈菌。但设备安装计划未能完成,经过4个多月的生产,只生产出200公斤炭疽菌、100公斤鼻疽菌和30公斤锈菌。生产出的细菌和烈xìngdúyào都严密地保存在铁盒内,放进附设的仓库里贮藏。100部队生产的dú品多为剧dú,如他们提炼成高纯度结晶体的名为“杆菌”的dú素,能够破坏动植物,使土壤、牧场、饲料长期中dú。将它研成粉末稀释后注shè到小动物身上,小动物就会立即因肠组织坏死而死亡。

    第3部负责制造血清疫苗。

    第4部负责饲养动物。

    第5部是教育部,又称531部队。它负责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起初关东军的兽医干部候补生原则上都是东京陆军兽医学校负责培训,1943年以后改由100部队代培,毕业后,在关东军内统一分配。兽医下士官候补生则一直是由100部队负责培训的。

    在1945年8月15日的前五天,若松命令该部队与所属支队烧毁营房、器材,放掉饲养的各种动物。据100部队2630支队的桑原证实:撤退前日军将鼻疽菌掺进燕麦里让马吃掉,然后捣毁栏杆,把马棚里的60匹马放到附近的村庄。销毁罪证后,若松部队长带领部队的全体人员连同家属,乘一列专车经朝鲜逃回日本。

    第一章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第五节第1644部队 [本章字数:894 最新更新时间:2009-07-09 16:41:13.0]

    驻扎在南京的“中支那防疫给水部”,是日本1939年前后在中国建立的三大细菌战部队之一。其代号为荣字第1644部队,1943后改为登字第1644部队。对外称为“多摩部队”或“桧字部队”。该部队直属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第9登户研究所密谋暗杀部队。因此其任务不仅仅是防疫给水,更重要的是进行细菌战研究。1940年以后,该部队配合第731部队,在浙东、湖南常德、淅赣铁路沿线实施了细菌战。

    1644部队编制为1500人。部队长共有五任。第一任是石井四郎,第二任是太田澄,第三任是增田知贞(1941~1943),第四任是佐藤俊二(1943~1944),第五任是山崎新。

    本部设在南京中山东路305号原南京陆军总医院(现为解放军南京总医院)。该部的总务部部长先后由小野奇中和粟屋一步担任。总务部下设防疫处、材料处、理化学处、经理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