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空班”、“无线电班”和“气象班”。

    第3部为防疫给水部,部长依次是由今江一夫、江口丰洁、增田知贞担任。该部宣化班设在哈尔滨市内,是在原“加茂部队”旧址上重新组建的。它下辖滤水器制造厂和细菌瓷弹壳制造厂(位于杨马架子)。在制造滤水器的幌子掩护下,秘密生产“石井式”陶制细菌弹壳。同时,还在731部队本部所在地平房镇设置了各类小型细菌武器的研制、生产场所。此外,为整个731部队服务的“运输班”也归该部领导。

    第4部为细菌生产部,部长依次为川岛清少将、大田澄大佐。该部下设两个分部,按照各自的分工独立制造各类细菌。从细菌繁殖到细菌武器装配的全套工序由柄泽班、野口班、有田班、三谷班、小泷班和植村班完成。

    总务部设在平房镇,部长初期由中留金藏中佐担任,后期由太田澄大佐兼任。该部是731部队的中枢部门,其任务是拟定{{细菌战计划,统管本部和各部的业务。它的权力很大,不仅负责整个部队的文秘、人事、财务、计划、后勤和劳工管理等工作,还负责与宪兵队联系和接收供细菌试验用的受试者。该部下设调查处、管理处、后勤处、人事处、会计处、计划处,其中调查处下设翻译班、印刷班、照相班、调查班、兵要地志班、图书室;{{}{}{}{}{{{后勤处下设劳务班、庶务班、酒吧、食堂、学校;管理处下设建设班、工务班、动力班、运输班、电话班等。

    训练教育部部长初期由园田大佐担任,后期由西俊英中佐接任。下设卫生兵教育队、特种人员训练队、少年队等。这个部专门培训从事细菌研究、细菌生产、细菌实验和使用细菌武器的专业人员。

    资材部由大谷章一少将任部长。下设第1仓库、第2仓库、兵器库、菌苗血清库等。负责贮存与供应各种生产器材设备,同时还承担实验动物的运输和各类菌苗、疫苗的贮存保管。

    “石井”动物饲养班设置了繁殖细菌传播媒介物的分部,该班班长是石井四郎的三哥石井三男。

    诊疗部部长为永山太郎大佐担任。设门诊部、日本军人家属医院,负责对日本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牡丹江支队又称海林支队、643支队,第一任支队长是池井贞夫,第二任支队长是尾上正男少佐。设在海林镇东北6公里处的后腰屯(现在的福利屯),编有日本研究人员200名。当时这里以一条南北道为界,西半部是中国居民,东半部是643支队的营区。营区占地28万平方米,长方形的四周围有带刺铁丝网。

    营舍占据地盘不大,大部分土地为农田。从海林车站延伸过来的铁路专用线,从该支队营区东部通过。

    林口支队又称162支队,第一任支队长是山口吾一,最后一任是原秀夫少佐。设在林口镇和古城镇(现叫新城)之间。

    林口是牡佳线和林密铁路的jiāo通枢纽,是东北地区东部的边防要塞。该支队的人员共226名,其中有3名军医、1名司yào官、1名军需官和5名将佐级军官以及60名军人。下设总务处(计划、经理、庶务),第1处(负责细菌传染的研究和动物培养),第2处(负责防疫给水研究),资材处(负责器材保管,备有甲式滤水器2台、汽车40辆、显微镜20台、大型高压菌槽2个,外有其他物品甚多)。

    林口支队的主要任务是配制跳蚤和各类动物。通常在动物室东面的一个大房间内饲养着从日本运来的白鼠2000余只,由日本人亲自饲养;西面的五个房间装有本地的各种鼠类,由一名日本兵领着四名中国劳工进行饲养。在其余各房间内,饲养着兔子四五十只,荷兰猪七八十只,还有12条狗。每隔一个星期,原秀夫带领日本研究人员到动物舍给动物抽血,有时在地下室内{{{{{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