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定这种细菌不能用来制造疫苗,而只能是用来大量生产细菌战用的各种细菌。

    石井式陶瓷细菌弹细菌战剂是生物制品,不耐高温,普通zhà弹在bàozhà时会产生高温,容易使细菌死亡,因此不适合作为细菌战剂的载体。为解决这一问题,石井设计出以陶瓷或硅藻土烧制的弹壳,用少量的弹yào从外部引bào,在bàozhà时不会产生大量热量,不会伤害内部的细菌或带菌跳蚤。这种陶瓷细菌弹内部可以装耐热xìng较强的芽胞菌,如炭疽菌、气xìng坏疽菌、破伤风菌,另外还具有引bào后成为碎片不留痕迹等特点。

    用硅藻土烧制的zhà弹是专为填装带鼠疫病菌的跳蚤而设计的。它有一定的透气xìng,可以保证装填其中的跳蚤不致闷死。这种zhà弹虽然已经研制成功,但因为生产较晚,未能在实战中使用。

    鼠疫老鼠和鼠疫菌跳蚤弹这是石井的王牌武器。石井认为,qiāngpào的子弹都是通过发shè器瞄准后进行的有目的的发shè,但细菌战剂没有发shè器。为了使细菌战剂能够像子弹装入qiāng膛内发shè那样发生作用,石井就想出将细菌战剂注入带有跳蚤的老鼠体内,然后施放老鼠。带有鼠疫病菌的老鼠放出后,可以通过带菌的跳蚤感染当地的老鼠,然后通过老鼠这种传播媒介再传给人。

    虽然,放出去的老鼠很快会发病而死,但其携带的跳蚤离开死老鼠后,可以继续感染人和其他老鼠、牲畜。

    带有鼠疫病菌的跳蚤,比带鼠疫病菌的老鼠威力更大,侵华日军空袭宁波和常德时就使用了这种方法。

    人体试验和活杀观察这是石井四郎最残酷的“发明创造”。首先用于细菌战武器的研究,以后又用于医学、生理学和杀人手段的研究。本书将辟章节专门介绍。

    石井四郎的“发明创造”有力地支持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发动,成为军国主义分子进行侵略的一支依靠力量,与此同时,也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第一章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第三节第731部队 [本章字数:8602 最新更新时间:2009-07-09 16:40:15.0]

    第731部队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东京陆军军医学校时期,其标志是1932年防疫研究室的成立;二是在我国东北背荫河时期,从1932年开始组建到1937年;三是1937年直到1945战败的哈尔滨平房镇时期。

    石井四郎早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之后,就提出了用细菌战弥补日本在侵略战争中的资源不足问题。1932年,石井的主张为军国主义当局所接受,在东京若松町陆军军医学校内成立了由石井负责的防疫研究室,实际上就是细菌战研究室,当时主要研究在细菌战中自身防护用的滤水器和大量培养细菌战剂用的石井式细菌培养箱,并试用该培养箱生产了大量的细菌战剂,有力地支援了“九一八”事变的发动,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依靠力量之一。同年夏天,石井为了扩大规模,提出将研究机构的主体放在我国的东北。其主要的理由是:中国东北幅员辽阔,人口稀少,便于保密,万一发生细菌泄漏也不会影响到日本国民。特别是可以用中国人做人体试验,来检测细菌武器的效果。从近期考虑,东北靠近苏联,在日本对苏联作战时,便于提供细菌战剂。从长远考虑,可以扩大生产与研究的规模,便于支援下一步全面侵华的战争计划。

    日本陆军部很快批准了石井的要求,决定在离哈尔滨70公里的五常县背荫河地区建立细菌工厂和实验室及人体试验的靶场和监狱,计划在那里进行鼠疫、霍乱等烈xìng细菌的研究。同时为了对背荫河地区进行后勤保障,决定在哈尔滨南岗文化街设立本部办事处和有关防疫给水的部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