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前的故事相对来说不是很吸引人。至于后面的,我不敢保证一定符合每一个人的胃口。
任何事情,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还是那句老话,你的回帖,是我不断更新的动力。
就算没有回帖,你的点击也是我的动力。
父亲出院后的第六天吧,母亲家族里的一个亲戚过世了,外婆叫姨妈他们通知了母亲。按照我们这里的丧葬惯例,众亲友得到通知后,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是一定要去吊唁的。母亲给生产队长请了假,然后匆匆忙忙赶往丧家。
母亲的亲戚住在另外一个小镇的农村,额,有点偏远,需要先乘船,然后改乘汽车,中间要折腾好几个小时。
母亲在船上,碰到了一个老头(呵呵,又是老头,懂这些的貌似都是一些老头)。他就那样奇怪地长时间看母亲,然后又看着我,悄悄问母亲:“大姐,你是不是去奔丧啊?”
母亲惊讶地看了老头一眼,没有说话,心里奇怪:老头是怎么知道啊?
见母亲不说话,老头也没有计较,依旧波澜不惊地说:“大姐,你要注意啊!”
注意什么啊?母亲虽然心里奇怪,但是还是没有说话。其实,母亲说,她知道那个老头是算命的,也很好奇,也想问一下。不过,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事情是被禁止的。如果被人知道了,搞不好反而给自己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她就是不回答,耐心地等着。她说,如果那个老头自己要说,他始终会说出来。如果他不愿意说,就算主动问,也不见得会告诉她真话。
况且,既然母亲判断出老头是算命的,如果母亲搭话,搞不好老头要收费。显然,以我们那样的经济条件,母亲是不愿意在这上面花钱的。这也是她保持沉默的一个重要原因。
或许是母亲的态度冷淡,老头也没有过多地说出其中的缘由,只是停顿了一回,然后说了一句:“不过有这个小孩也没有关系!”然后,老头也不再说话。等传到了,各自下船,各自忙自己的事情了。
我们这里办丧事的风俗一般都要好几天的时间。一方面,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通知四面八方的亲友需要一些时间;另一方面,亲友赶来也需要时间;第三方面,是挑选下葬的地方和日子也需要时间;最后一个原因是,准备办理丧事需要的纸钱c做纸房子等等也需要时间。
丧家前往亲友家报丧的时候,一般都是派辈分较小的人去。当报丧的人见到亲友的时候,无论这个亲友的辈分比自己高,还是低,报丧的人都要跟亲友跪下。亲友见到这种情况,立刻知道是来人家中有亲人去世,一面用语言安慰报丧的人,一面将报丧的人扶起来,安排报丧人进屋坐下来,等其情绪稳定后,才开始表达对死者的追忆惋惜之类的,然后才能开口过问是什么人去世了,什么时候去世的,停丧多少天,在哪里举办丧事,什么时候下葬表示等等细节。
丧事办完了,母亲就该回家了。
在坐车回来的途中,由于天雨路滑,严重超载,汽车在山道转弯的时候,驾驶员操作不当,汽车滚下山坡,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交通事故。
母亲说:回来那天,正好下着雨。公路是泥土路面,虽然上面铺了一些碎石子,但是过往的车辆太多,碎石子也被碾压得陷进了泥土。公路坑坑洼洼的,汽车行驶起来非常颠簸。加上车子超载非常严重,里面的人基本上是人挨人,活动的空间都没有。
在山道上转弯的时候,右面车轮太靠近公路的边缘。路基被雨水泡软,重载压上去,路面就开始下陷,然后整个车开始向右倾斜,车厢里面的人一下子朝右边倒,加速了车辆的侧翻。紧接着,汽车侧翻后不停地翻滚,最后卡在一块大石头上才停了下来。
母亲看到车子侧翻,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