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祟于狐:受到狐的扰害。祟,鬼神加于人的灾患。《说文》:“祟,

    神祸也。”

    [2]遣:驱除。

    [3]燂(qiàn虔)汤而沸之:把水加温直至烧开。燂,烧热。汤,热水。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pa 52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鬼哭

    谢迁之变[1],宦第皆为贼窟。王学使七襄之宅[2],盗聚尤众。城破兵

    入,扫荡群丑,尸填墀,血至充门而流。公入城,扛尸涤血而居。往往白昼

    见鬼;夜则床下燐飞[3],墙角鬼哭。

    一日,王生皞迪[4]寄宿公家,闻床底小声连呼:“皞迪!皞迪!”已而

    声渐大,曰:“我死得苦!”因哭,满庭皆哭。公闻,仗剑而入,大言曰:

    “汝不识我王学院耶[5]?”但闻百声嗤嗤,笑之以鼻。公于是设水陆道场

    [6],命释道忏度之。夜抛鬼饭,则见粦火营营[7],随地皆出。先是,阍人

    王姓者疾笃[8],昏不知人者数日矣。是夕,忽欠伸若醒。妇以食进。王曰:

    “适主人不知何事,施饭于庭,我亦随众啗噉[9]。食已方归,故不讥耳。”

    由此鬼怪遂绝。岂钹饶钟鼓[10],焰口瑜伽[11],果有益耶?

    异史氏曰:“邪怪之物,惟德可以已之[12]。当陷城之时,王公势正烜

    赫,闻声者皆股栗[13];而鬼且揶揄之。想鬼物逆知其不今终耶?普告天下

    大人先生:出人面犹不可以吓鬼,愿无出鬼面以吓人也!”

    [1]谢迁之变:指顺治初年谢迁领导的一次农民起义。谢迁,山东高苑(今

    属高青县)人,顺治三年(1646)冬率众起事,曾攻陷高苑c长山c新城c

    淄川诸县。其据淄川县城,在顺治四年六月。旋遭官兵围剿,血战两月,最

    后失败。事见乾隆《高苑县志灾祥》c乾隆《淄川县志兵事》c光绪《山

    东通志兵防志国朝兵事》。

    [2]王七襄,王昌胤(清代避雍正讳,改书昌c昌印c昌允),字七襄,

    一字雪园,山东淄川人。明崇祯九年丙子(1636)科举人,十年丁丑科进士

    清初官至提督北直学政。传见乾隆《淄川县志》。又,后文谓其“不令终”,

    所指事状待考。

    [3]燐飞,燐火飘动。《淮南子汜论训》:“久血为燐。”《说文解字》:

    “兵死及牛马之血为燐(燐)。”燐火,俗称鬼火。

    [4]王生嗥迪:事迹未详。

    [5]“汝不识”句,据记载,王昌胤曾两任学政。第一次,以福建道御史

    差顺天学政在顺治四年二月,次年罢,见《清代职官年表学政年表》。第

    二次,以监察御史提督北直学政在顺治七年,亦于次年离任,见《清秘述闻学

    政类》。上文既说“公入城,扛尸涤血而居”,应是初罢顺天学政家居时事。

    [6]水陆道场,原为佛教举行的一种时间较长c规模较大的法会;诵经设

    斋,礼佛拜忏,以饮食供品追荐亡灵。为超度一切水陆亡魂而设,故称水陆

    道场。相传始自梁武帝萧衍。后世民间举行此类法会常设僧道两部,故下文

    云“命僧道忏度之”。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