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巧,今日乃是休沐之期,江老亲自登门,林如海登时受宠若惊,他原就深敬江老太爷和江老父子两代大儒,忙亲迎入门,命人沏茶款待。
见到林如海这般热情,江老倒有些不知怎么开口了。
前几日早早打算好要在庄子里住到过年的江老太爷和江老太夫人突然携江鸿回城,惹得江家上下人等皆惊疑不定,深怕出了什么事情所以如此,不料江老和江老夫人请安问好并询回城之故,却得知幺儿婚事有望。
江鸿的毛病和亲事本就是江老心中一桩难以了结的心事,最怕生前仍看着幺儿孤零零一个人,陡然闻得此信,不免欣喜若狂,忙与老妻同问其故,又问是谁家小姐。
因江鸿总不开口,江老太爷和江老太夫人颇有顾忌,只告诉了江老夫妇。”
虽说大户人家讲究门当户对,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绝大部分的父母在给儿女定亲之前都会问过儿女的意思。
当然,即使问明儿女之意,依然不遵从儿女之意的父母也大有人在。
林如海绝不在其中,他极疼爱黛玉,又觉得婚姻大事关乎黛玉的终身,婚后幸福安乐与否全看黛玉是否如意,所以送走江老后,回来就找黛玉陈述此事。
黛玉听完,不觉红了脸面,低头不语。
林如海进来时就遣退了丫鬟们,连紫鹃都打发出去了,足见其谨慎,和江家一样,不想叫自己父女以外的人知道。又吩咐紫鹃在上房廊下看着,不许人随便进出,有管事媳妇来回没要紧的事情便让她自己先做主料理,所以房里只有父女两个在炕上对坐。
林如海喝了一口茶,慢慢地道:“你和江六爷有一面之缘,其人确实才貌双全,言谈举止不俗,其隐疾也未殃及性命,更非品格之污,若是寻常人,只怕就应了。”
一句话到这里,林如海看了女儿一眼,见她静坐对面,天然便能入画,心里不觉又喜又悲,既欣喜于女儿终于长大成人,出落得花朵儿一般模样,又伤感于女儿终将嫁作他人妇,婚后是好是歹都不是自己所能做主的了。
林黛玉依旧没有言语,半日才问道:“他们家是什么意思?父亲又是何决定?”
想起江老在自己跟前的承诺,林如海双眉微微一皱,似喜似悲,最终化作一片坦然,如同光风霁月,道:“江老先生许为父说,若是同意这门亲事,你进门后,他们江家上下视你为亲孙女c亲女儿c亲妹子,绝不叫你受一点儿委屈。另外便是江老先生愿以毕生清名在我跟前立下军令状,江六爷今生无妾无婢,更无后宅之争斗殃及尔身,又说这也是江六爷之意。”
单这两样就说明江家确实诚心诚意,林如海最担忧的莫过于女儿婚后的婆媳之争c妻妾之争,江老既然有此承诺,势必会遵守。
第三,江老承诺,黛玉进门后若得二子,平安至七岁后便过继一子承继林家宗祧。
虽然律例规定,出了五服的同族人不在过继之列,林家也有几门堂族,之所以没来罗唣林如海便是因此,即使闹得厉害,林如海那几门堂族的子弟也不能过继到林如海这一脉。
同族尚且如此,何况异姓?
异姓亦不在过继之列,除非女儿招赘,其夫亦改作姓林,其子便可承继林家,但是江家显然是想娶妻,而不是送子入赘,至于如何过继江家之子到林家门下,那便要看江家如何做文章了。律例的确有规定,同样也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
其实,以林如海的本事,也有办法让林氏堂族之子过继到自己名下,只不过他不知自己寿算,过继小的过来无暇教养,又担心年纪已大的嗣子未必善待黛玉,才没有用心筹划。
对于江老这一条诺言,林如海没有告诉黛玉,只道:“无论他们家的诺言说得如何天花乱坠,这件事终究要看你的意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