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二爷的变字说的不错,但变总要慢慢摸索的。し”

    说这话,孟洛川也有些底气不足,孟洛川是读书人,是亚圣后裔,但最清楚的一个身份还是商人,商人的消息是灵通的,许多求新求变的东西,孟洛川也接触过,变,不是不想,而是出于身份考校,不能!

    所谓的慢慢摸索,只是孟洛川的推搪之言,不说别的就说在南北方很吃香的机磨面,石磨,一天一夜不过磨一两千斤面粉,而且色泽不佳;水磨,磨出来的面粉跟石磨一样,只是磨的多一些,一天一夜不过三四千斤而已。

    南北方建成的几家面粉厂,一天能磨多少,据说是数以万斤计的,而且磨出来的面粉,细腻c洁白,做出来的饼馍口感也是大不一样的,这个糙米c精米的区分差不多,孔孟府有许多土地,种的多是小麦,机器磨一事,孟洛川是仔细打听过的,但出于各种原因,不敢过于涉足而已,变,对读书人尤其是孔孟后裔而言,何其难也!

    李大成的这一个变字,也是令许多读书人心惊胆颤的东西,维新时废了武举,废科举的声响也不小,这么变下去,这孔孟之道

    “四爷说的有道理,要慢慢摸索,只不知四爷的庆祥c瑞蚨祥c瑞生祥摸索了多少呢?”

    提了一个问题之后,李大成伸手入怀中摸出了自己的笔记本,翻开了其中一页,低头看了起来。

    “孟氏产业,做的是丝绸布匹衣服鞋帽土产,全都是维持小民生计的行当,大变怕是不妥吧?”

    大多数鲁商做的都是沟通南北的倒手买卖,很传统,孟洛川的说法对大清的商家来说也算合情合理,只是在李大成这边,就不是这样了。

    “三十年前。烟台商埠那边就有了美式缝纫机,这缝纫机,可以用来制衣c制鞋,一台缝纫机。至少可抵个熟练的裁缝,而且针脚细密规整,比之最好的裁缝丝毫不差。

    二十多年前,德国人在烟台商埠,开了一处名叫弗兰大的机器纺织厂。这一台机器织机,一天抵得上一个熟练织工半年的出产。

    二十年前,李中堂在烟台建华丰缫丝局,后经盛宣怀扩产,一年也有千余箱生丝出口的。

    八年前,英国教士马茂兰,创仁德洋行,在烟台当地推广花边钩织,这仁德洋行每年通过花边产业获利巨万。

    三十年前,德国人在烟台建了一个蛋粉厂。每年的出产也在几万上下。

    四爷做的是丝绸布匹衣服鞋帽土产,缝纫机c织布机c缫丝局c花边钩织,这些不能带动小民生计?蛋粉厂,鸡蛋打粉而已,养鸡养鸭不是小民生计?

    三十年c二十年c十年,四爷的摸索需要几十年呐?”

    这番话,李大成说的就不怎么客气了,有着明显的质问语气,这些都是李诚有的人在烟台商埠搜集到的一些商业情报,这里面就有小民生计。孟洛川口中的慢慢摸索,太过推搪了。

    李大成说的这些,大成公的人也在下面摸索,李大成也给出了具体的范围。山东当地除了织布纺纱之外还有草编c柳编产业,草编礼帽c柳编箱筐都是可以出口牟利的,花边也完全可以暂时替代织布c纺纱这些传统手工业,这是一条可以暂时走一走的路子。

    这些手工业的推广,靠大成公也是可以的,但李大成想拉孟洛川入伙。有了孟洛川给天下读书人做表率,或许山东之外的其他地方,也能慢慢自己摸索出道路。

    近一两年的时间,大成公要做好山东市场,是没有能力他顾的,振威军这个负担也不允许李大成将大成公推到山东以外的其他地方,后面还有东三省呢!一点点的铺开大成公,耗费比之振威军是一点不少的。

    除了大成公c振威军之外,李大成还要开煤矿c建铁厂c修铁路,这些都要做大的,想要做大,初期每一项的投资,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