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山东传出不利于桂顺的消息之后,前期慌乱的微山官员们也得到了喘息之机,正当这些筹建医府的官员们在微山湖畔弹冠相庆,准备迎接桂贝勒倒台c塌楼的时候,京师那边却慌了。

    官场之上欲扬先抑自污己身的例子也不鲜见,京师这帮人都是混迹于官场一辈子的老妖精了,你放个屁他都知道吃的是菜喝的是什么酒,李大成跟顾其行的阴毒招数,瞒不住官场上的老油子们。

    桂顺在山东大开杀戒,消息传开之后,许多京师官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大事不妙,桂顺在微山做的事儿,可不是杀一儆百这么简单,而是真正的对着筹建医府上下的官员挥动了屠刀。

    这把屠刀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两个字,株连!一旦事情闹大了,朝廷必然要有所反应,这反应不可能是在桂顺身上,桂顺是振威军的统帅,不提振威军对朝廷的作用,单是军令杀人主帅一言可决,即便桂顺杀错了,最大的罪责也不过是闭门思过而已,现在的朝廷需要振威军来震慑外洋。

    桂顺没事儿,就该微山那些官员倒血霉了,官场上的攀扯,一个小案子,有可能牵扯到数十年之前的大案子,案子不管大小都能毁人前程的,医府的事情涉及银钱流转c粮食挪用,这些在官场上总结成一个字,那就是贪!

    事情闹大了,朝廷要作何反应?只有肃贪这一条路可走,肃贪是百姓喜闻乐见的,也是朝廷维持其统治,最好的法子。这事儿朝廷这边也没什么不可接受的。

    山东一省肃贪,波及的范围不大,许多官员还是可以接受的,但筹建医府的这些官员,一大半都不是山东的官员。由山东牵扯到京师,也就是公堂上的几句话,一个手印而已。

    肃贪c攀扯,再肃贪再攀扯,京师的官员们不怕这些,官官相护也不是没道理的。他们怕的是身在山东的桂顺,一旦桂顺死死的咬住了微山的这些官员们不放,官官相护也就不好使了,到了那个时候,一系一系的人马都会被攀扯掉的。

    波及范围太大。朝廷不敢?这话说的简单了,大清最不缺的就是人,京师有多少等缺儿的候补跟翰林?下面又有多少想要挤进京城的疆臣?

    大清官场,中央制衡地方,地方也一样制衡中央的,别看地方上的年节孝敬日日不缺,可一旦到了可以落井下石的时候,地方的疆臣们就自成一系了。要对京师落井下石了,京师的官员垮台了,地方的官员才能进京师不是?桂顺这厮呆在山东。就能轻易的拨动地方与京师派系的争斗,地方与京师争斗起来,桂顺那杀千刀的自然可以置身事外了。

    各自忍让,偃旗息鼓,那也是不可能的,人家在地方一待几年甚至几十年。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出将入相吗?出将入相。在地方上是没机会的,不进京师哪来的出将入相呢?

    想明白了就得行动。可到了行动的时候,京师的官员们消息渠道上又遇到了麻烦。传递消息什么最快,无疑是电报,可电报不能用,电报总局掌握在盛宣怀的手里,用电报,京师这边前脚发了点报,盛宣怀那边后脚就能知道事情的始末,甚至于,消息到达山东不如到达上海道的速度快,因为人家是正管呐!

    盛宣怀近期与张之洞有些暧昧不明,张之洞可是一心想进京师的,这样的事儿让盛宣怀知道了就是让张之洞知道了,张之洞若是知道了,必然要在地方上做文章,张之洞c刘坤一这些个疆臣,又有哪一个是省油的灯,这些人李鸿章也压不住的,张李可是正儿八百斗了许多年的政敌了。

    涉及到进京与否,张之洞刘坤一肯定会不遗余力的,疆臣不入京师,等级上始终差了那么一点,张之洞想进京师,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自洋务开始,这位就想挤进京师的,这些年做的尤其直白,他知道了这事儿,不大做文章才怪呢!

    用驿站,八百里加急,六百里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