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急,可惜啊!津沽大战之后,直隶一带的驿站也废了,驿站的马匹都被桂顺那杀千刀的征用了,现在驿路畅通的就只有西北一带了,再者有了电报,驿站的地位也在急速下降之中,一时三刻间,哪能建起新的驿站?

    派人快马传递消息,从京师到济南府,从济南府到兖州府,最快也得五六天的时间,路上稍一耽搁,就得小半月的时间。

    当京城的消息传到兖州府的时候,桂顺的恶名,不仅传遍了山东,也传遍了大清,顾其行已经开始筹划第二阶段了。

    第二阶段的消息很多c很杂乱,也很惊人,桂顺大肆杀戮的背后,涉及到了山东的赈银c赈粮,还有医府筹建之事,据说涉及的数额,至少在几百万两上下。

    朝廷挑头筹建的医府,募资数百万,募粮几十万石,这些银钱粮食,一点正经事儿也没做出来,许多粮食,还被山东的官员们高价卖给了粮商。

    这样的消息在山东传播开来,引起的反响可就大了,原因也简单,之前鲁北经历过粮荒,现在鲁北的廉价粮,还没有运到鲁中与鲁西,山东大多数州县之人,吃的仍是高价的南方粮食。

    涉及到了切身的利益,山东官民的反响也格外的大,一时间山东舆论的声响就热闹了,拥有话语权的秀才c举人c学生们,开始讨要说法了,大多数读书人,都是清贫的,山东粮价前段时间飞涨,最遭罪的是谁?可不是那些吃不起的人,而是那些吃得起的人。

    读书人虽说清贫,但也算是能吃得起的那一撮人,心中抑郁不平之后是什么?之后就是放胆直言,有的人开始向南北的报社发电报了。一份数千言的电报几十两银子,这样的价格,不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但有了大成公出手,几十两就不是事儿了。

    大清舆论喉舌之地。不在京师而在上海道,那里的中外报馆不少,一份份的电报被发到了上海那边,事情才算真正有了眉目。

    前有桂贝勒在微山怒杀数百军汉,后有山东赈银赈粮贪腐大案,这两件看似联系不起来的事情。很快也有了关联。

    被杀的振威军士卒,是押送医府所需粮草的,粮草被山东的官员们劫了,这些振威军士卒当然有大罪,虽说不至于要全杀光。但桂顺的做法还是有了解释的。

    牵扯到医府的粮食,就牵扯到了医府的几万学童,医府的几万学童,数量可不少,六七万应该有了,这些学童是哪里的,是津沽大战之后的遗孤!这个话头,就有些棘手了。

    由桂顺怒杀军汉开始。舆论被一步步的引到了医府身上,医府筹建半年,耗银数百万而一无所获。贪腐的范围,也一下由山东扩大到了京师六部,谈到六部的贪腐,这里面的文章,就无需顾其行来做了,南边自然有人会捉刀代笔的。

    南北内外群情滔滔。事情的主导者李大成,却在跟一群工匠。商讨临时医府的筹建,孔府c孟府对于在微山筹划医府也很是支持。不仅送来了历朝历代整修孔府c孔庙c孟府c孟庙的图纸文字,还送来了数百专门维护这几处所在的工匠。

    有了工匠,壮丁自然有的是,现在还不到春播的时候,微山一带的劳力,可以说是要多少有多少的,只要李大成手中有粮食。

    中式园林对于土地平整与否的要求不大,只用了三天的时间,李大成跟孔孟两府的工匠们,就定下了大致的规划。

    一般像医府这样大规模的建筑群,都要专门制作物料的,但李大成这边的时间给的太少,就只能用普通的物料了,这样一来,除了对木料的要求较高之外,砖瓦石条这些东西,都是没有什么难度的,木料,李大成不担心,胶州府那边有一批,而且自从在美国那边下了订单之后,北美一带的木材商们也看到了大清这个市场,最近胶州府跟南边的一些商埠,都有来自北美的木材船只,高档次c大规模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