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没有人去打扰它。然而,自日本侵略者踏进湘北的这片土地后,新墙河的宁静被打破了,这里成了腥风血雨的战场。

    日军在攻下第52军两处警戒阵地的同时,也攻占了第52军在新墙河北岸下燕安、马家院等前进阵地的重要据点。第52军部队被迫撤退到新墙河南岸。

    关麟征在接到第52军在新墙河北岸全部警戒阵地和前进阵地失陷的报告后,立即命令第37军除留下1个师守备营田外,余皆调至新墙河南岸,协同第52军守备新墙河南岸阵地。第37军原防线jiāo给前来增援的第70军守备。

    关麟征,陕西户县人,原名关志道。因在报考黄埔军校时是顶了别人“关麟征”的名字而去的,以后,便一直使用关麟征这个名字。1933年2月底,担任第25师师长的关麟征从鄂豫皖“剿匪”前线开赴长城古北口抗日前线,开始了他一生戎马生涯的黄金时代。

    抗战全面bào发后,关麟征率部先后转战于河北、河南、山东等战场。在徐州会战中,他率第52军再立战功。战后,被提升为第32军团军团长。与关麟征在徐州会战中jiāo过手的日军板垣征四郎师团长认为:关麟征的1个军“应视为普通支那军10个军”。当时国内军事评论家称台儿庄战役中负责防守的孙连仲和负责攻击的关麟征为“孙钢头”和“关铁拳”。随后,关麟征又率部参加了武汉会战。1939年秋,关麟征调任第15集团军副总司令,并奉命代行薛岳的总司令职权。

    9月23日晨,日军第6师团和奈良支队先是集中80多门火pào向防守新墙河南岸的第52军第2师阵地猛烈pào击。一小时后pào火延伸,日军第6师团在师团长稻叶四郎中将亲自指挥下,从七步塘附近开始强渡新墙河。奈良支队则在河床较窄的杨林街等处强渡,企图从侧面把第15集团军压迫至洞庭湖东岸进行围歼。

    新墙河南岸守军从几乎被pào弹掀翻了一层的薄土中钻出来,守伏在自己的阵地上严阵以待。当渡河日军行到河的中央时,守军轻重火器齐发,一阵猛打,日军被阻滞于河流中间。一时,大和武士肮脏的鲜血污染了新墙河水,日军第一次强渡失败。

    //

    ---------------

    湘北:惨烈的前哨战(2)

    ---------------

    随后,日军出动10余架战机,对守军阵地狂轰滥zhà。防御工事多被zhà毁,不少士兵被活活埋在掩体内。但守军并未退缩,待日军第二次渡河时,又奋起阻击。

    午后,日军再次以pào火和飞机对守军阵地进行毁灭xìngpào击和轰zhà,同时施放dú气。数十分钟后,第2师第12团阵地工事全部被毁,守军大部分葬身其中。未被zhà死的人员也全部中dú,丧失了战斗能力。残暴的日军占领阵地后,用刺刀将他们全部捅死。

    第52军军长张耀明令第25师进行反攻,同时又给第2师增拨一个旅的兵力,让师长赵公武亲自率领去阻止日军南下。于是,双方在新墙河边再度展开激战。日落时分,双方仍在新墙河一线对峙着。

    营田失守,使关麟征的第15集团军侧翼受到严重威胁。此时,日军第6师团从新墙河正面攻击,奈良支队从右侧压来,营田上村支队又从左侧包抄,第15集团军有被围歼的危险。

    关麟征在征得薛岳的同意后,立即命令各军后撤。同时,关麟征又急忙将这一情况电告蒋介石:因营田敌军登陆,为免除新墙河、汨罗江两线同时守势,全部陷于被动,奉长官薛岳指示,集团左翼变更部署如下:(1)第52军以一部留驻阵地占领据点,集结主力,乘敌进出新墙河南岸南犯之际攻击之。(2)抽调第60师控制于新市以南之桥墩附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