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团军互相配合,多次对撤退的日军进行截击、夹击,并先后收复献钟、修水等地。10日,撤退的日军大部逃回通山、通城一带原防地。

    //

    ---------------

    湘北:惨烈的前哨战(1)

    ---------------

    日军由岳阳向中国军队进攻

    第一次长沙会战在湘北主战场打响的时间是9月18日。日军投入进攻的部队是第6师团、奈良支队和上村支队。

    在湘北方面担任守备的guó mín dǎng军队是由关麟征指挥的第15集团军。其部署是:第52军扼守第一道防线,即新墙河防线,配置在右起杨林街、左至洞庭湖东岸的九马嘴一带;第37军守备湘yīn以北至洞庭湖东岸的江岸;第73军控制着汨罗江地区,构成第二道防线。

    当时,第52军分别以第2师胡春华营和第195师史思华营配置在新墙河北岸的金龙山、斗篷山、比家山、草鞋岭一带,作为全军的前线警戒阵地,任务是在此阻击敌人三天,为全军调整部署赢得时间。

    9月18日早晨,日军第6师团及奈良支队集中pào火,向新墙河北岸的守军前线警戒阵地进行猛烈pào击。随后,其步兵又在飞机的掩护下向守军前线警戒阵地发起了冲击。胡春华营与史思华营拼死抵抗,一场激战由此展开。

    当第一次进攻被击退后,日军便调集大pào继续猛烈轰击守军阵地,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同时派出数架飞机从空中对守军阵地进行轮番轰zhà。尔后,日军步兵在其强大的火力支援下发起第二次冲击,结果又被击退。

    日军见强攻不成,就施放dú气,但守军依然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岿然不动。第一天的战斗结束了。

    晚上,守军毫不懈怠,一面加强警戒,一面加紧修筑被日军zhà毁的防御工事。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日军不断地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击。守军阵地的防御工事几乎已全部被毁,小小的山头也不知被日军的pào火犁翻了多少次。但两个营的守军毫无惧色,视死如归。每当日军冲到阵地前时,就与之展开白刃ròu搏。好多据点失而复得,日军始终无法通过这道拦阻线。

    通过连日激战,日军已判明驻守金龙山、斗篷山、比家山、草鞋岭一带阵地的守军不会超过两个营,于是日军开始展开车轮战,轮番上阵冲杀。

    战至21日下午,胡春华营几百个活生生的小伙子,只剩下不到50人了。营长胡春华率部在新墙河北岸的金龙山、斗篷山警戒阵地已经坚守了三昼夜。胡春华将全营仅剩的这点人员集合起来,他告诉大家:按照上级的命令,阻敌三天的任务已经完成,今天是最后一战了,即使战死也绝不投降!

    战死也绝不投降!这就是胡春华营最后这40多个官兵惟一的信念。

    黄昏时分,日军终于攻占了胡春华营所在的警戒阵地。胡春华营全部壮烈殉国。

    守卫比家山、草鞋岭一带阵地的史思华营,与日军激战至22日下午,全营500多人也已伤亡大半。

    傍晚时分,师长覃毕之指示史营长:阻敌任务已经完成,如无法坚持,不得已时可向东撤退。但史思华斩钉截铁地答道:“军人没有不得已的时候!只要还剩下一兵一卒,都要与阵地共存亡!”

    史思华实现了他的诺言。除了几个重伤员外,该营官兵也将其最后一滴热血洒在了自己的阵地上。

    又是一个铁铮铮的汉子!又是一群有骨气的中国军人!

    新墙河,一条没有名气的河流,一条全长只有80多里的普通河流。在第一次长沙会战前,外地人还很少知道湘北有这么一条河流。它静静地流淌着,不去打扰任何人,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