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9)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因何生已经确定了要出远门,何家剩余两亩稻田没有收完,何曾氏做主拿钱请了几个村里人帮忙收割,事情安排完,何曾氏就对儿子媳妇道:“趁着尚有几天才出发,阿生你明天一早带着惜花回一趟你岳父家。也好将出行的事儿跟亲家们说一声。”

    何生正有此意,便点头道:“我们带了小家伙去,他外祖很久没见着他了。顺道我做两天活才家来。”

    往年都是这样,下西村稻子收得七七八八时,张惜花娘家阳西村才刚刚开始收。张家稻田只有两亩多,收起来十分快,几个人只要勤快些,两三天就搞定了。

    何曾氏道:“很该的。你帮着干完活才回来罢。”她之所以提议让儿子儿媳妇回岳家,是怕儿媳妇心里难受又克制着,就干脆让张惜花回娘家,也打着让亲家公亲家母开导开导张惜花的意思。

    张惜花在一旁并没有出声,婆婆既然这样说了,她唯有点头的份,事实上,她真的很思念自己爹娘,好像只要见到爹娘,心中的难受c委屈就能消减去。

    何曾氏很是识趣,有些事不用张惜花提,在她能够看得到的地方,她一向来都乐意把方方面面照顾到。

    翌日,起床后,何生将还在睡梦中的儿子用背带捆住,就背在身后,张惜花提了些轻巧的物件跟在丈夫后面。

    两个人摸黑走路,走了半个时辰,才赶到通往阳西村的渡口,河面上此时已经停着一艘小船。

    掌船的船夫是一个老汉。这些船夫除了拉拉客外,平日也以在河面打鱼为生,像这个老船夫估计一早就来起网了,船舱的放置着的木桶里有约莫三四斤的河鱼。

    何生招招手,对方就将舟滑了过来。船夫有一把大嗓音,还没靠近就张开问:“往哪个村子去?”

    何生道:“阳西村。”

    船夫随意的打量一眼两人,随口道:“哦?一个人两文钱。我看你们还带着孩子呢,这是去走岳家吧?”

    老船夫很快就把船停好,何生先把张惜花扶上船,自己利落的跨上去,笑着答道:“是啊,一大早就起来了呢,赶巧碰上你的船。”

    “老头子我不说其他大话,你们若是想赶早,还真只能搭我这艘呢。每天寅时初我就准在这儿守着出船了。”

    船舱窄小,张惜花与何生两个人挨着坐,何生将儿子解下来放在膝盖上让他继续睡。张惜花知道他有点晕船,便抓着他的手两个人互相支撑着。

    床慢悠悠往前方行驶,老船夫突然兴致勃勃地唱起渔歌来。

    在歌声中,张惜花与何生不知不觉到达了目的渡口。

    “老伯,你收的鱼是做什么用?能不能均一些卖给我们?”何生下了船后,开口问道。

    听何生说想要买鱼,老船夫眯了眯眼,心道自己实在好运气,便笑道:“左右是拿去卖钱的,卖给你俩也一样,都是今早打来的,新鲜着呢,比池塘养的鱼鲜嫩。你看你能要多少呢?”

    像是为了应景般,木桶的一尾鱼调皮地往上跳,打出一圈的了水花来。

    何生看了看桶里的鱼,也并不多,手掌宽的大鱼只有三条,其他都是些小鱼,重量也就四五斤左右。

    何生道:“给我全拿了吧。”

    老船夫听完乐开了花,立时就告诉了价钱,要拿了兜子将桶里的鱼给装起来。

    张惜花道:“我们全要了,还请你算便宜点。”她担心丈夫脸皮薄不好意思讲价,赶紧表明了立场。

    老船夫哈哈大笑道:“肯定给你算便宜。你就放心吧,老头子我做买卖从不欺人呢。”

    当即就拿了称一称,五斤三两,加上船资,何生一共付给了老船夫五十文钱。

    这价钱肯定不如拿到镇上卖划算,不过能少走很长一段路程,老船夫心里算了一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