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天寒地冻还是烈日炎炎都蹲在河边洗衣,好在地方fù女队很重视拥军,每天来帮助洗衣队和清洁队干活,把它当作一项光荣任务来完成。
做鞋队的任务也重,有地方fù女队的帮助,战士们都看在眼里夸在口中。炎林脚上的布鞋就是fù女队同志给他量了脚的大小专门为他做的,他深深感到有根椐地真好。
担架队有两三百人,清一色男兵。军里有担架营,各师也有担架队,战场上伤员全靠担架队送到后方。
他们的任务就是从前线战场把伤员接回医院,一旦打起仗来医院需要转移,他们要把重伤员抬上担架行军转移。他们冒着抢淋弹雨在战场把伤员抢下来再送回后方医院,风里来雨里去来回奔波,他们没有武器,靠一双脚跑遍战场,用一双手托起一个生命。
都习惯了喊炊事班,其实有一个排,不用说,全是爷们儿。
炊事班也是体力活儿,医院的工作人员有大几百人,战时每天有上千的伤员,就靠他们的双手不停做饭,每顿饭要做好多锅才能供应上一顿的量,诸如外出担水、采野菜等杂七杂八的事情又繁琐又费时间。他们一天三顿忙个不停,从下半夜就起床忙碌,直到忙到天黑才做完一天的事,每天只能休息短短几个小时,人人都极度疲劳。
“看护长,医院怎么没有警卫连呢?”炎林感到奇怪,他以为这么大的军医院应该有自己的警卫连。
“口气蛮大嘛,警卫连?连警卫班都没有!全院总共才几支长qiāng几把大刀,只有院领导有手qiāng,连个警卫班都抵不上!”看护长的话却把炎林吓了一跳,堂堂的军医院也太可怜了。
“啊?要是遇到敌人袭击怎么办?医院没有战斗力伤员要吃大亏!”炎林瞪大眼珠望着看护长。
“这就不用你cāo心啦,咱们有军直保护,各尽其责嘛!”炎林这才松了一口气,不过他还是对军医院那少得可怜的武器耿耿于怀。
医院有轻伤连、重伤连、干部伤员连、病号连等多个连。轻伤连有好几个连,伤也并不算轻,只是转移行军时能跟上部队走。病号连是传染病及内科疾病,部队战士被传染后常常是一倒一大片,一死就是一两个排。
红四军仅有四、五名军医远远不够用,就是把脚板跑翻了也顾不过来那么多伤员,伤员中还有一些俘虏兵,看护们顶替了军医相当一部分的工作,只要不是上手术台的伤员一般的清创缝合都由看护来处理。
军医每天都在手术室里渡过,除了静静的开刀止血取子弹、清创缝合等,外面的qiāngpào声似乎离他们很远。
注:① 红军时期护士被称为看护,看护长就是护士长。
第三节 红四军医院(三)
一番周折后炎林又回到了老部队,毕竟红四军就是原来的红十师,他心里多少有些安慰。
军医院对伤员的关心有多种形式,不光治伤还为他们演出节目,医院有宣传队,队员来自医院各部门,每周搞一两次文艺活动,炎林也进了宣传队。大部分是女兵,炎林把学兵连的那点看家本领全都使出来,还教她们打快板,给医院宣传队增添了活力,伤员都喜欢这个活泼的小鬼。
红四军医院从部队抽来很多对医学一窍不通的新人,为了让他们尽快独立工作军医院开办了卫训班,炎林正好赶上趟,师团医院及卫生队也派出不少战士来学习。
第一堂讲课的军医是从guó mín dǎng军队反正过来的,他负责讲野战外科部分。
有些西yào的yào片上印着英文字母或拉丁文字母的缩写,炎林看不懂,来卫训队学习的卫生员也看不懂。看护排不只是打针换yào,还要领yào、分yào、发yào,不认识这些字母无法开展工作。